[发明专利]用于原位测量MEMS微梁材料的杨氏模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7552.1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6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华;黄钦文;董显山;恩云飞;刘人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G01B11/02;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金普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原位 测量 mems 材料 杨氏模量 方法 | ||
1.一种用于原位测量MEMS微梁材料的杨氏模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所述MEMS微梁的结构参数、吸合电压、第一固有频率和振型函数,所述结构参数包括所述MEMS微梁的长度、宽度和第一高度,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一固有频率分别为未在所述MEMS微梁和底部电极之间施加偏置电压时所述MEMS微梁的高度和固有频率,所述高度为所述MEMS微梁的上表面与位于所述MEMS微梁下方的所述底部电极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步骤S200,根据所述MEMS微梁的结构参数、吸合电压、第一固有频率和振型函数,确定所述MEMS微梁与所述底部电极之间的间隙距离的第一估计值;
步骤S300,获取在所述MEMS微梁和所述底部电极之间施加偏置电压后的所述MEMS微梁的第二高度和第二固有频率;
步骤S400,根据所述MEMS微梁的结构参数、吸合电压、偏置电压、第二高度、第二固有频率、振型函数以及第一估计值,确定所述间隙距离的第二估计值;
步骤S500,根据所述MEMS微梁的结构参数、振型函数、第二估计值、第二高度以及性能参数确定所述MEMS微梁的杨氏模量,所述性能参数为所述吸合电压或所述第一固有频率;
联合以下公式确定所述间隙距离的第一估计值,
其中,ηp为第一位置系数,g为所述间隙距离的第一估计值,z0为所述第一高度,b为所述MEMS微梁的宽度,Vp为所述吸合电压,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r为所述MEMS微梁与所述底部电极之间的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ρ为所述MEMS微梁材料的密度,f0为所述第一固有频率,为所述振型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0,改变步骤S300中的所述偏置电压的值并重复步骤S300至步骤S500,以获取多个杨氏模量值并计算所述多个杨氏模量值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根据所述MEMS微梁的结构参数、吸合电压、偏置电压、第二高度、第二固有频率、振型函数以及所述第一估计值,确定所述间隙距离的第二估计值,包括:
步骤S410,根据所述间隙距离的第一估计值、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确定与所述偏置电压对应的第二位置系数;
步骤S420,根据所述结构参数、所述第一位置系数、所述第二位置系数、所述振型函数、所述第二固有频率、所述吸合电压以及所述偏置电压,确定所述间隙距离的第二估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0,根据所述间隙距离的第一估计值、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确定与所述偏置电压对应的位置系数ηV,包括: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与所述偏置电压对应的第二位置系数ηV,
其中,z0为所述第一高度,zV为所述第二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0,根据所述结构参数、所述第一位置系数、所述第二位置系数、所述振型函数、所述第二固有频率、所述吸合电压以及所述偏置电压,确定所述间隙距离的第二估计值,包括: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间隙距离的第二估计值
其中,为质量系数,为所述振型函数,ηp为所述第一位置系数,ηV为所述第二位置系数,z0为所述第一高度,b为所述MEMS微梁的宽度,Vp为所述吸合电压,V为所述偏置电压,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r为所述MEMS微梁与所述底部电极之间的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ρ为所述MEMS微梁材料的密度,fV为所述第二固有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未经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75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