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承载自润滑轴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5723.7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章然;张玉立;路凯丰;刘岳;黄后勇;张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20 | 分类号: | F16C33/20;F16C33/00;C09D163/00;C09D7/61;C09D7/6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润滑 轴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承载自润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承载自润滑轴套由外向里由金属基体(1)、中间耐磨层(2)和表面喷涂层(3)组成;所述表面喷涂层(3)材料的各成分重量份含量为:石墨1-5份、二硫化钼2-5份、芳纶粉1-4份、聚四氟乙烯微粉2-5份、固化剂0.5-3份、增韧剂0.5-2份、二甲基亚砜5-10份、正丁醇10-15份、丙酮1-33份、环氧树脂45-50份,中间耐磨层(2)为氮化处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自润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1)的材料为20CrMo或35CrMo或20CrMnT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自润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脂肪胺类固化剂或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所述增韧剂为丁晴橡胶树脂或聚酰胺树脂;所述环氧树脂为改性耐热型环氧树脂或双酚A类环氧树脂,环氧值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自润滑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耐磨层(2)表面硬度HV≥500,化合物层厚度>10μm,有效渗层深度0.2-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高承载自润滑轴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轴套基材:
(1-1)热处理:将无缝钢管进行下料,在真空炉内气压在0.04-0.08MPa下进行淬火处理,温度850-880℃,保温2-3小时后油冷,580-610℃进行高温回火,保温3-4小时后随炉冷却,得调质后轴套毛坯件,基体硬度HRC24-28;
(1-2)车加工:将步骤(1-1)所得毛坯件进行车加工;
(1-3)钻内孔:将步骤(1-2)所得加工件进行内孔加工;
(2)氮化处理:
将步骤(1-3)所得轴套在井式炉内300-400℃保温1-2小时后转入井式盐浴炉内进行氮化处理,盐浴温度570-580℃,保温90-120分钟,出炉降温至200℃后转入井式炉内进行表面氧化处理,温度400-500℃,保温1-2小时后出炉自然冷却,得氮化处理后轴套,表面硬度HV≥500,化合物层厚度≥10μm,有效渗层深度0.2-0.5mm;
(3)磷化处理:
对于步骤(2)所得的氮化处理轴套,首先采用清洗机清洗表面油脂及污物,再通过磷化处理,使轴套表面生成一层厚度3-5μm的磷化膜;
(4)制备表面喷涂层(3)的涂料:
按重量份称取各物料:石墨1-5份、二硫化钼2-5份、芳纶粉1-4份、聚四氟乙烯微粉2-5份、固化剂0.5-3份、增韧剂0.5-2份、二甲基亚砜5-10份、正丁醇10-15份、丙酮1-33份、环氧树脂45-50份;
将石墨、二硫化钼、芳纶粉、聚四氟乙烯微粉放入混料机内混合搅拌3-5分钟,制得搅拌均匀的粉料;将二甲基亚砜、正丁醇、丙酮加入高速分散机搅拌均匀,再加入环氧树脂、增韧剂、固化剂,在高速分散机中搅拌、分散5-10分钟,制得树脂混合物;
将搅拌均匀的粉料和树脂混合物共同放入砂磨机内,研磨3-4小时,即制得涂料,研磨过程中保持水循环冷却,涂料温度不超过50℃,涂料粘度控制在15-30Pa·s;
(5)轴套喷涂:
(5-1)采用空气喷涂方式进行轴套内壁喷涂,用自动喷涂机将涂料均匀喷涂在步骤(3)所得的轴套内表面;
(5-2)按如下过程固化:升温至120℃保温30-40分钟,继续升温至160℃保温120-180分钟,再升温至180℃保温60-90分钟,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57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轮机铜合金推力轴承
- 下一篇:一种旋转收纳式油封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