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烷烃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4087.6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松;杨卫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303/04 | 分类号: | C07D303/04;C07D3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烃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烷烃利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含有环氧烷烃、氮气、水、醛、甲醇(或丙酮或异丙醇)的尾气送入压缩机,增压后进入冷却器冷却,冷却液进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气相从吸收塔底部进入,冷的甲醇溶液从塔顶进入,吸收塔顶气相去火炬等后处理,塔釜液相和气液分离器底部液相混合后送入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可有效回收尾气中的环氧烷烃,降低排放尾气中的环氧丙烷含量,用于环氧烷烃装置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烷烃利用方法,具体涉及环氧烷烃生产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以烯烃和双氧水法生产环氧烷烃的工艺。
背景技术
环氧丙烷(PO)是第三大丙烯衍生物,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晴。作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环氧丙烷最大的工业用途是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还用于丙二醇、第四代洗涤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农药乳化剂及润湿剂等。
环氧丁烷(BO)与环氧丙烷的化学性质相似,同样可以作为聚醚多元醇的原料单体,此外还可用作三氯乙烯等氯代烃溶剂的酸清除剂,在医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农药化学品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目前,工业上报道处理含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有机废气的净化方法主要有高温催化燃烧法、化学吸收法、固体酸催化三种。
其中高温催化燃烧法主要是将废气引入到焚烧或火炬系统,进行催化燃烧。这类专利报道,如:CN01274679.7、CN200710053868.8、CN03258985.9、CN03211736.1等。例如CN201710647787.4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处理HPPO装置废气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气无法达标排放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催化氧化处理HPPO装置废气的方法,HPPO装置含烃废气进入换热器预热后,分别进入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加热到催化氧化反应温度,再分别进入第一催化氧化反应器、第二催化氧化反应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2O和CO2,第一催化氧化反应器、第二催化氧化反应器的出口气体混合后进入所述换热器与HPPO装置含烃废气换热,换热后的净化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降至120mg/m3以下,高空排放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HPPO装置废气处理中。
由于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为甲类易燃物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都很低,浓度范围宽,如果废气中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浓度处于爆炸极限,催化燃烧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在过去10年,在美国已经发生多起安全事故。无论其控制系统做的多么“周全”,都会有安全隐患存在,在意外的情况下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且,由于其中氮气含量在60v%以上,如果直接引入火炬焚烧系统,大股惰性气体可能会造成火焰熄灭。废气中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也没有有效利用,增加了环境的碳排放。
化学吸收法主要是在酸、碱为催化剂条件下,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会和水发生开环加成水解反应,转化成丙二醇或乙二醇。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都是三元环,由于三元环存在很大的环张力,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这类专利报道,如:CN200910188103.4等。其中尤其以无机酸催化效果最佳,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氢离子电解能力,且性质稳定不易挥发,能够促使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开环质子化。但是其存在工艺复杂,尤其废水后处理复杂,副产物较多、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4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SSR的定位方法及装置、定位系统
- 下一篇:电致变色显示面板及电子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