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式釜式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3703.6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9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伦辉;于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7 | 分类号: | C10B53/07;C10B47/18;C10B4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李芳 |
地址: | 0124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口 釜式反应器 反应釜 蓄热式 热解 蓄热式燃烧装置 反应原料 空气通道 烟气通道 切换阀 蓄热室 连通 热传导性能 蓄热式燃烧 固体出口 油气出口 搅拌器 燃烧器 蓄热体 产率 侧面 进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式釜式反应器,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侧面上部形成有反应原料进口、底部形成有热解固体出口且顶部形成有热解油气出口,反应釜内设有搅拌器;至少一个蓄热式燃烧装置,蓄热式燃烧装置包括蓄热式燃烧本体、两个蓄热体、两个燃烧器、切换阀、空气通道和烟气通道,切换阀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空气通道相连,第二阀口与两个蓄热室中的其中一个相连,第三阀口与烟气通道相连,第四阀口与两个蓄热室中的另一个相连,当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阀口连通时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与第四阀口连通。根据本发明的蓄热式釜式反应器,提高了反应原料之间的热传导性能,提高了热解产品的产率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热式釜式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1-2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1155.1万吨,同比增长11.6%。塑料制品产量的增加也使得废旧塑料的处理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
相对于塑料造粒工艺,废旧塑料的绝氧热解可最大程度上实现废旧塑料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然而,由于塑料制品导热性能差,因此在其大规模处理过程中很难实现原料的充分和均匀热解,使得热解产物产率较低,且品质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蓄热式釜式反应器,所述蓄热式釜式反应器的热解产物的产率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式釜式反应器,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侧面上部形成有反应原料进口,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形成有热解固体出口且顶部形成有热解油气出口,所述反应釜内设有搅拌器;至少一个蓄热式燃烧装置,所述蓄热式燃烧装置包括蓄热式燃烧本体、两个蓄热体、两个燃烧器、切换阀、空气通道和烟气通道,所述蓄热式燃烧本体套设在所述反应釜外且与所述反应釜之间限定出炉膛,所述蓄热式燃烧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炉膛连通的两个蓄热室,每个所述蓄热室内设有蓄热体,两个所述燃烧器分别设在两个所述蓄热室与所述蓄热式燃烧本体之间,所述切换阀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空气通道相连,第二阀口与两个所述蓄热室中的其中一个相连,第三阀口与所述烟气通道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两个所述蓄热室中的另一个相连,当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时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式釜式反应器,通过在反应釜内设置搅拌器,并在反应釜的外侧设置蓄热式燃烧装置,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和蓄热室燃烧装置的加热作用,反应釜内的反应原料在热解过程中可以充分混合,提高了反应原料之间的热传导性能,从而提高了热解产品的产率和品质,且减小了反应釜的能耗,进而减少了能量损失。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器伸入所述反应釜内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应釜的底部为从所述反应釜的侧壁向所述反应釜的中央向下倾斜延伸的弧面,其中所述热解固体出口位于所述反应釜底部的最低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热解油气出口,多个所述热解油气出口与油气收集器相连,所述油气收集器的远离多个所述热解油气出口的一侧设有引风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热式燃烧装置包括沿所述反应釜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蓄热式燃烧装置共用同一个所述蓄热式燃烧本体,所述蓄热式燃烧本体内设有隔板以将相邻两个所述蓄热式燃烧装置的燃烧室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为耐火材料件或陶瓷材料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器为螺旋搅拌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器为推进式螺旋搅拌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3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