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03637.2 | 申请日: | 2018-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崔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吴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调节系统 智能家居 电器开关控制 数据采集模块 传感器单元 无线信号收发器 信息存储模块 远程监控系统 监控摄像头 报警模块 门禁系统 电锁 中央处理器电性 面部识别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 中央处理器 远程控制 装置电性 监控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传感器单元、数据采集模块、监控摄像头、信息存储模块、报警模块、中央处理器、电器开关控制装置、电锁门禁系统、无线信号收发器、温度制动调节系统和湿度制动调节系统,传感器单元、数据采集模块、监控摄像头、信息存储模块、报警模块、电器开关控制装置、电锁门禁系统和无线信号收发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温度制动调节系统和湿度制动调节系统分别与电器开关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传感器单元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和面部识别模块。本发明能解决了不能对智能家居进行远程控制及监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是在物联网的影响之下物联化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往往会离开家很久,若是在离开家这段时间同样可以对智能家居进行远程监控,这样的监控会使得智能家居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好的对智能家居实时关注,以便发生问题时可以及时知道,及时解决,为此,我们设计一种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不能对智能家居进行远程控制及监控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单元、数据采集模块、监控摄像头、信息存储模块、报警模块、中央处理器、电器开关控制装置、电锁门禁系统、无线信号收发器、温度制动调节系统和湿度制动调节系统,所述传感器单元、数据采集模块、监控摄像头、信息存储模块、报警模块、电器开关控制装置、电锁门禁系统和无线信号收发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制动调节系统和湿度制动调节系统分别与电器开关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和面部识别模块。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电锁门禁系统内设有分析对比模块。
一种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具体使用方法步骤为:
(一)通过传感器单元中的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获取室内的温湿度和是否有烟雾信息,然后将数据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根据收到的信息,与设定的值进行对比,然后进行控制电器开关控制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控制温度制动调节系统和湿度制动调节系统的开关,进而使室内的温湿度达到设定的标准,在烟雾过高时,中央处理器会控制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并将信息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及时发送到用户的移动端,同时用户可以编辑信息发送给无线信号收发器,无线信号收发器将信号将信息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根据信息对智能家居进行设定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吴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吴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3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模式智能场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集群无人机分布式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