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肝癌癌性发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2801.8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2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亭;王莉姣;陈欣菊;张传雷;陈晓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亭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29/00;A61P35/00;A61K35/32;A61K35/413;A61K35/586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樊羿;张晓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癌性 肝癌 发热 制备 发明药物 凉血活血 益气养阴 治疗 全方位调节 解热 茯苓 白花蛇草 发病规律 清热疏肝 全面调节 人工牛黄 水牛角粉 中药防治 综合疗法 黄芪 青蒿 清半夏 原料药 丹参 白芍 白术 鳖甲 柴胡 陈皮 赤芍 丹皮 甘草 黄芩 疏肝 茵陈 脏器 人参 | ||
1.一种治疗肝癌癌性发热的药物,其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30~35份、黄芩8~12份、清半夏9~12份、人参7~12份、赤芍12~18份、丹皮6~9份、丹参20~30份、白芍9~15份、白术9~12份、青蒿12~18份、鳖甲9~15份、黄芪15~30份、陈皮9~12份、茯苓15~20份、甘草6~9份、茵陈15~18份、白花蛇草25~35份、人工牛黄0.10~0.30份、水牛角粉12~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癌癌性发热的药物,其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25~32份、黄芩8~10份、清半夏9~10份、人参7~9份、赤芍12~15份、丹皮6~7份、丹参20~25份、白芍9~12份、白术9~10份、青蒿12~15份、鳖甲9~12份、黄芪15~22份、陈皮9~10份、茯苓15~18份、甘草6~8份、茵陈15~16份、白花蛇草25~30份、人工牛黄0.10~0.15份、水牛角粉12~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癌癌性发热的药物,其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32~35份、黄芩10~12份、清半夏10~12份、人参9~12份、赤芍15~18份、丹皮7~9份、丹参25~30份、白芍12~15份、白术10~12份、青蒿15~18份、鳖甲12~15份、黄芪22~30份、陈皮10~12份、茯苓18~20份、甘草8~9份、茵陈16~18份、白花蛇草30~35份、人工牛黄0.10~0.20份、水牛角粉15~1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癌癌性发热的药物,其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30份、黄芩10份、清半夏9份、人参9份、赤芍15份、丹皮5份、丹参20份、白芍15份、白术15份、青蒿15份、鳖甲15份、黄芪15份、陈皮12份、茯苓15份、甘草6份、茵陈15份、白花蛇草30份、人工牛黄0.15份、水牛角粉15份。
5.一种治疗肝癌癌性发热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权利要求1所述比例称取各味原料药,先将除人工牛黄和水牛角粉外的各味药材倒入锅内,加药材总重量的6~10倍的水,浸泡0.5~1.5h;然后水煎提取2~4次,收集各次浸提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油,过滤并合并各次提取液备用;
(2)向步骤(1)所述提取液中加入人工牛黄及水牛角粉,将其浓缩成在70~80℃下的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清膏;
(3)向步骤(2)所得清膏中加入10份糊精,喷雾干燥、粉碎后再加8~12份糊精和原料药总重量0.5%的甜蜜素,喷入步骤(1)所得挥发油,混匀后,压制成片剂或者造粒成颗粒剂,或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肝癌癌性发热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以水煎提取2次,第一次浸提时间1~2h,第二次浸提时间0.5~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亭,未经王新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28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