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包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01462.1 | 申请日: | 2018-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8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06;H04W76/27;H04L6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包 发送 方法 接收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中待压缩的指定部分;根据指定部分,确定与指定部分对应的第一信息;向接收端发送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中除指定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和第一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工业物联网领域中数据包进行压缩或解压缩,节省开销,有利于传输效率的提升,以及满足传输的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数据包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物联网领域,需要将时效性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的数据包在普通通信网络进行传输。而TSN网络的数据,一般是以太网数据结构或者其他类型的数据结构。
然而,目前的通信网络支持的头压缩算法中,并没有针对这些数据包进行头压缩的现成算法,因此当这些数据包经过通信网络进行传输时,会造成头部开销比例过大,不利于传输效率提升,以及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的业务需求的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解决工业物联网领域中数据包的压缩或解压缩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包中待压缩的指定部分;根据所述指定部分,确定与所述指定部分对应的第一信息;向接收端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中除所述指定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和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定部分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全部头部或部分头部;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指定部分,确定与所述指定部分对应的第一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全部头部或部分头部,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全部头部或部分头部对应的压缩索引Index。
可选地,在所述向接收端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压缩指示信息;当从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压缩指示信息的确认ACK信息之后,执行所述向接收端发送第二数据包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压缩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表示被压缩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全部头部或部分头部与压缩Index的对应关系;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表示被压缩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头部在所述第一数据包头部中的位置;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表示被压缩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头部的标识;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表示被压缩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头部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压缩指示信息通过以下至少一项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用户面的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U;用户面映射通知PDU;用户面数据PDU。
可选地,所述用户面映射通知PDU包括第一序列号SN,所述第一SN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第二SN是由同一SN序列空间分配的。
可选地,所述指定部分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帧校验序列FCS;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指定部分,确定与所述指定部分对应的第一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FCS,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进行了FCS压缩。
可选地,在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中待压缩的指定部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RRC信令确定所述指定部分的压缩功能的开启或关闭;其中,所述指定部分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全部头部或部分头部;和/或,所述第一数据包的FCS。
可选地,所述压缩功能的开启或关闭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压缩功能基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数据承载DRB的粒度开启或关闭;所述压缩功能基于服务发现应用规范SDAP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粒度开启或关闭;所述压缩功能基于SDAP层的服务质量QoS流Flow的粒度开启或关闭;所述压缩功能基于新的协议层的数据粒度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1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