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齿式等阻能量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0364.6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钊河;李汯锜;李智聪;欧阳启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回收装置 发电机 压缩 预设 直齿 恒定 相对直线运动 活塞缸机构 变速装置 补偿能量 传动齿轮 弹力补偿 回收组件 能量回收 输出功率 转动阻力 转速保持 传动比 齿条 开度 路况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能量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直齿式等阻能量回收装置,当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产生相对直线运动时,传动齿轮和齿条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变速装置根据路况改变传动比,使发电机的转速保持在预设的转速范围内,防止发电机的转速超过其额定转速;由于发电机在不同的输出功率下的转动阻力并非恒定,弹力补偿组件的调节阀适时调节其开度,进而改变活塞缸机构的压缩阻力,以补偿能量回收组件的压缩阻力的变化,使该能量回收装置的总压缩阻力处于某一预设的阻力值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回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齿式等阻能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以衰减震动。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然而,该类减震器的将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的效率有限,导致其滤震效率难以再提升。而且,即便车辆在城市的铺装道路上行驶,也仍然会产生大量的颠簸,减震器吸收并转化的汽车震动能量较多,如果能够将汽车震动能力进行回收,那么车辆的能源利用率将会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齿式等阻能量回收装置,以解决传统减震器滤震效率不足且无法回收汽车震动能量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齿式等阻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能量回收组件、弹力补偿组件和蓄电装置;
所述能量回收组件包括发电机、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传动齿轮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部件的齿条,所述齿条和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通过能够调节传动比且用于将所述发电机的转速保持在预设的转速范围内的变速装置传动连接于所述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和蓄电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弹力补偿组件包括油箱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活塞缸机构,所述活塞缸机构上具有连通于所述油箱的单向进油油路和单向排油油路,所述单向排油油路上设有通过一作动器调节阀口开启面积的调节阀。
作为优选的,所述变速装置包括驱动带轮、从动带轮、调距机构以及卷绕于所述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第一传动带;所述传动齿轮连接于所述驱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连接于所述发电机,或者,所述传动齿轮连接于所述从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连接于所述发电机;
所述驱动带轮包括传动轴、固接在所述传动轴上的固定轮以及不可相对转动地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且能够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滑动的滑动轮,所述第一传动带位于所述固定轮和滑动轮之间,所述调距机构能够调节所述固定轮和滑动轮的间距。
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塞缸机构包括固接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油缸以及固接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活塞,所述单向进油油路和单向排油油路均连通于所述油缸。
作为优选的,所述能量回收组件还包括行星齿轮组,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齿圈、太阳轮、行星架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行星架的行星轮,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齿圈,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架固接于所述第一部件。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能量回收组件还包括两个传动带轮以及卷绕于两个所述传动带轮上的第二传动带,两个所述传动带轮分别连接于发电机和变速装置的输出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能量回收组件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与所述传动齿轮相连接的缓冲轴以及直接或间接地传动连接于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入端的传动件,所述缓冲轴和传动件通过扭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倍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0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海声激发气泡能量采集器
- 下一篇:一种精确计量流量的石油泵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