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半导电聚乙烯护套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0209.4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董江涛;王复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普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51/00;C08L83/04;C08L23/06;C08K3/04;C08K5/132;C08K5/134;C08J3/22;H01B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435501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电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 聚乙烯护套料 复合加工助剂 双螺杆挤出机 复合抗氧剂 光电复合缆 体积电阻率 导电性能 分散均匀 高压电缆 厚度均匀 老化试验 力学性能 熔融指数 下料系统 分散剂 后表面 护套料 重量份 薄壁 成缆 护层 可用 母粒 套料 造粒 增重 氙灯 光滑 应用 户外 架设 挤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紫外半导电聚乙烯护套料及其应用。该套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50‑60份,半导电母粒20‑30份,分散剂5‑10份,复合抗氧剂3‑5份,复合加工助剂2‑5份;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4g/10min;将上述组分通过增重式下料系统投入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护套料各组分分散均匀,满足UL1581的720氙灯老化试验,力学性能优异,同时导电性能好,可薄壁高速挤出,成缆后表面均匀光滑,护层厚度均匀一致,体积电阻率可达到10Ω·cm,可用于架设在户外的高压电缆或光电复合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乙烯护套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半导电聚乙烯护套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半导电聚乙烯护套料具有十分低的电阻,同时材料导电组分分散均匀,在高压输电缆、住宅地区配电工程以及通信电缆等用作绝缘屏蔽、静电屏蔽和防护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方法是以绕包半导电纸或半导电布(棉)的方式在电缆导线上放置半导电层,虽然有制造容易、工艺简单的优点,但是其与绝缘层不粘结,粘容易吸收水分形成气隙,容易引起树状放电。随后人们在聚乙烯中混以炭黑作为半导电塑料。为了使聚乙烯具有足够导电性,必须加入大量的炭黑,但是,混有大量炭黑的聚乙烯在室温下发脆,断裂伸长率极低,并巨在受应力作用后会破裂。
专利CN10229596 A以炭黑作为导电介质预制导电母粒,公开了一种超高压电缆护套用导电聚烯烃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但是炭黑是粉末状结,已发生团聚,引起局部电力,导致脱落。专利CN105462027 A直接将45-50份的导电炭黑同聚乙烯及乙烯共聚物、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等共混,混料时极易飞扬,环境污染严重,如果分散不好,导电粒子之间的接触太少而不形成足够的导电通道。
传统的制备方法无论从电性能、机械物理性能,还是从加工、使用性能来看都是不理想的。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半导电聚乙烯护套料及其应用,采用导电性能好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混合,所得套料力学性能优异,导电性高,抗紫外线性能好,分散均匀,易加工,且成缆后表面均匀光滑。
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紫外半导电聚乙烯护套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50-60份,半导电母粒20-30份,分散剂5-10份,复合抗氧剂3-5份,复合加工助剂2-5份;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4g/10min;将上述组分通过增重式下料系统投入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即可。
作为改进的是,所述半导体电阻粒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称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0份,乙烯丙烯酸丁酯20份,混合物A 20份,导电无机物30份;所述混合物A由马来酸酐接枝EBA和马来酸酐接枝EVA混合而成,所述导电无机物由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混合而成;上述组分通过失重式下料系统精确喂料,经密炼后由单螺杆挤出机造粒,即可。
作为改进的是,所述复合抗氧化剂由紫外线吸收剂UV531、酚类抗氧剂1010以及硫代类抗氧剂DLTP按质量比1-2:1-1.5:0.5-1混合而成。
作为改进的是,所述复合加工助剂由硅酮母粒、聚乙烯蜡、含氟流变剂,按质量比3:2:1混合而成。
作为改进的是,所述分散剂由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硅烷偶联剂按质量比为10:1-5混合组成。
上述抗紫外线半导电聚乙烯护套料在制备电缆上的应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普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科普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0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