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UID的分布式文件管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0124.6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1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凌浩;邹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3 | 分类号: | G06F16/13;G06F16/182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夹 截取 分布式文件管理 文件存储 字符串 末级 数据库存储 文件夹路径 管理难度 文件查询 文件夹层 文件生成 文件系统 系统接收 有效减少 字符数 存储 消耗 记录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UID的分布式文件管理方法,根据预计的文件存储规模,确定合适的文件夹层数M和每个文件夹名的字符数N,系统接收文件并为该文件生成32位的UUID字符串U,通过将UUID字符串顺序分M次截取,每次截取N个字符,将每次截取的N个字符作为一个文件夹名,顺序得到M个文件夹名,按照截取的文件夹先后顺序在文件系统中逐级生成文件夹,设末级文件夹路径为D,修改接收的文件名为U并存储至末级文件夹D,记录U和FN用于将来的文件查询。本发明的一种基于UUID的分布式文件管理方法,有效减少文件存储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难度、降低数据库存储消耗,避免出现单文件夹下存在过多文件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UUID的分布式文件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UUID是一个由4个连字号(-)将32个字节长的字符串分隔后生成的字符串,总共36个字节长,其中每个字符是一个16进制字符,取值范围为0-9、A-F,例如:5d6386ab-6d92-4ac5-bada-97ea5fe47696。UUID在理论上的总数为16^32=2^128,这个数字非常巨大,因此在现实中可以认为在同一时空中任意机器产生的UUID都是唯一的、不重复的。因此,在信息化系统中UUID被广泛用作系统中元素的唯一标识符,即通常所说的ID。
在一个信息化系统中通常都需要存储和管理一些文件,例如合同附件、图像、视频文件等。这些文件一般是直接保存在本地或网络文件系统中。当用户上传文件后,信息化系统需要将文件存到文件系统中,并在系统的数据库中为该文件生成一条记录,包含生成的文件ID和存储路径,同时将该ID与当前业务数据建立关联关系。当需要获取文件时,通过与业务数据关联的文件ID,查找到存储路径,再从该路径获取文件。在文件的存储路径设计上,常见的方式有:①所有文件放在一个目录下。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少量文件,否则会因为同一目录下文件数量过多造成文件系统操作性能下降,且不同操作系统对一个目录下的文件数量有不同的上限设定。②按照年月日之类时间规则或自身业务规则,建立多级文件夹,根据文件的上传时间或业务属性,分派到不同子文件夹中存储,从而降低单个文件夹中的文件数量。这些方案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需要在数据库中记录文件存储的相对路径,文件数量多的话会占用较大的数据库空间。
(2)按照时间或业务规则规划存储路径时,如果将来存储路径的规则因业务要求进行调整,就需要对已有文件进行移动以适合新规则,同时要修改数据库中记录的路径,这个过程需要同时考虑新业务规则和现有文件结构,比较麻烦,容易出错。
(3)按照时间或业务规则规划存储路径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各个文件夹中的数量,可能会出现某个文件夹下文件非常多的情况,无法保证不超过文件系统物理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UUID的分布式文件管理系统,有效减少文件存储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难度、降低数据库存储消耗,避免出现单文件夹下存在过多文件的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UUID的分布式文件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系统根据预计的文件存储规模,设定文件夹创建层数M和每个文件夹名的字符个数N,作为文件存储管理的初始参数;
(12)信息化系统接收文件名为FN的文件后,为该文件生成32位的UUID字符串U;
(13)从步骤(12)中生成的UUID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开始,忽略‘-’字符,顺序截取M次,每次截取N个字符,共截取M*N个字符,将每次截取的N个字符作为一个文件夹名,顺序得到M个文件夹名;
(14)根据截取得到文件夹的先后顺序,在文件系统中逐级生成文件夹,设定末级文件夹路径为D;
(15)修改文件名FN为U,保存到末级文件夹D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0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