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的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99303.2 | 申请日: | 2018-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其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E03F5/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贾波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环保 弃流装置 储水箱 导流室 集水槽 流室 连通 回收利用装置 屋顶雨水 止水机构 出水口 过滤池 弃流管 清水池 引水管 隔板 市政污水管网 倒锥形漏斗 初期雨水 杀菌消毒 上下连通 消毒装置 用水装置 隔板设 过滤板 过滤罩 回收水 进水管 进水口 提篮式 格栅 流口 排出 通孔 雨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主要包括弃流装置、储水箱和集水槽,集水槽上设有过滤罩,集水槽通过进水管与弃流装置连通;弃流装置通过倒锥形漏斗分为上下连通的导流室和弃流室,导流室设有提篮式格栅、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与储水箱连通,弃流室下方通过弃流口连接有弃流管,弃流管与市政污水管网连通,导流室和弃流室之间设有止水机构,止水机构控制初期雨水的排出;储水箱通过隔板设为过滤池和清水池,隔板上设有通孔,过滤池内设有过滤板和消毒装置,清水池连接有多根引水管,引水管连接有用水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且雨水杀菌消毒方便、回收水的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节能环保的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干旱严重的国家,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的用水量又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开源节流,是缓解城市用水压力的有效途径。雨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雨水回收利用不仅能够减缓市政雨水管网压力、缓解城市洪涝灾害,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城市用水压力。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使得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应当舍弃。现有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中,也有部分带有弃流的作用,但大多采用电磁阀等控制,需要用电,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不易维修。水箱中的消毒装置需要定期更换消毒药水,增加人工劳动;或长期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后,消毒灯表面布满杂质,消毒效果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过滤精度高、节能环保的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通过设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实现使用方便简单、无需电源,节能环保的初期雨水弃流过程,通过配置带有振动电机的消毒装置,提高消毒效果,提高回收水的质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节能环保的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主要包括弃流装置、储水箱和安装在屋檐上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槽口上设有过滤罩,集水槽上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弃流装置包括弃流箱体,所述弃流箱体内设有倒锥形漏斗,所述倒锥形漏斗将弃流箱体分为上下相互贯通的导流室和弃流室,所述导流室内设有提篮式格栅,导流室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口与储水箱连通,且出水口位于提篮式格栅的侧面,所述弃流室下方设有弃流口,所述弃流口连接有弃流管,所述弃流管与市政污水管网连通,所述导流室和弃流室之间设有止水机构,所述止水机构包括相连接的上浮球和下浮球,所述上浮球和下浮球的直径均小于倒锥形漏斗的下口径,所述上浮球位于导流室内,所述下浮球位于弃流室内,且上浮球中心、下浮球中心和倒锥形漏斗下口中心三者共线;所述储水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储水箱分为过滤池和清水池,隔板垂直于储水箱底部且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过滤板和消毒装置,所述过滤板贴附在隔板上,所述消毒装置固定在过滤池内壁上,所述清水池连接有多根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连接有用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导流室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位于导流室侧壁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罩呈外凸形,且孔径大小为2mm~5mm。
进一步的,所述上浮球为实心球,下浮球为空心球,且上浮球的体积小于下浮球的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上浮球的下方设有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由超滤膜丝制成的ABS胶件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装置包括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侧面设有振动电机,紫外线消毒灯上端设有减震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下方设有放空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其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其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9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