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9196.3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2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贺;王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1/66;F24F11/58;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11473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闫冬;鲍丽伟 |
地址: | 31519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手环 智能 用户体 空调控制 智能体 空调技术领域 控制效果 舒适度 发送 监测 检测 退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调器进入智能体感模式后,当所述空调器接收到智能手环发送的所述智能手环检测到的用户体感温度时;所述空调器未在一段时间内接收所述智能手环进一步发送的所述用户体感温度;则所述空调器退出智能体感模式。本发明所述的控制方法通过使用智能手环监测的用户体感温度,空调器通过获取智能手环发送的用户体感温度从而对运行温度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使空调器的控制效果更好,用户的舒适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空调的随身感温度的做法有:1、通过遥控器中内置温度传感器感应温度后,向空调接收头发送随身感温度信号控制空调运行;2、空调内机上装有红外探头,感应人体表面温度控制空调运行。
方式一通过遥控器内置传感器监测随身感温度时,要求遥控器距离人体很近,且遥控器红外信号发射头必须对准空调接收头,局限性太大,非常不方便。
方式二空调内机安装位置一般距人体距离较远,使得红外温度感应精度不高,效果差。并且红外探头探测范围很小,当人体位置超出探测范围时就无法监测,局限性也很大。上述两种方式局限性都太大,且都非常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空调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控制空调的局限性都太大,且非常的不方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调器进入智能体感模式后,当所述空调器接收到智能手环发送检测到的用户体感温度时;所述空调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体感温度对运行温度进行调整,并向所述智能手环发送反馈信号,同步开始计时;
所述空调器未在一段时间内接收所述智能手环进一步发送的所述用户体感温度;则所述空调器退出智能体感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未在一段时间时间内接收所述智能手环进一步发送的所述用户体感温度,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空调器未在T2min内向所述智能手环发送接收到的用户体感温度的反馈信号;则所述智能手环无需再次向所述空调器发送实时检测到的所述用户体感温度;
所述空调器未在T3min内接收到所述智能手环再次发送的用户体感温度;所述空调器退出智能体感模式。
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空调器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接收所述智能手环发送的所述用户体感温度的同时并向手机APP同步发送用户的体感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退出智能体感模式后,还包括:所述空调器恢复为正常模式,继续接收所述空调器内环温传感器发送的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并同步更新到手机APP显示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接收到所述智能手环发送的所述用户体感温度后,还包括,所述空调器接收所述智能手环发送的智能手环检测到的睡眠信号,所述空调器根据接收的所述睡眠信号,并调节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若所述空调器接收所述智能手环发送的所述睡眠信号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间后,则进入智能睡眠模式;
若所述空调器接收所述智能手环检测到睡眠信号前所述空调器已接收开启普通睡眠信号,则不进入智能睡眠模式。
进一步的,进入智能睡眠模式后,还包括,所述空调器继续接收所述智能手环实时发送的检测到的体感温度;所述用户体感温度不在所述空调器设定的睡眠环境温度区间时,根据所述用户体感温度与所述睡眠环境温度区间上升或下降的温度变化量,对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温度进行下调或上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9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