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卤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98534.1 | 申请日: | 2018-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3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鸥;杨华军;王灿耀;易庆锋;方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5/3462;C08K5/3492;C08K5/372;C08K5/103;C08K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菲;万志香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卤阻燃聚丙烯 制备 辅助抗氧剂 黄变 受阻胺稳定剂 无卤阻燃剂 亚磷酸酯 原料组成 主抗氧剂 综合性能 硫代酯 润滑剂 受阻酚 重量份 变性 阻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长期高温黄变的无卤阻燃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该无卤阻燃聚丙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P树脂70~80份;无卤阻燃剂20~30份;受阻酚主抗氧剂0.2~0.5份;亚磷酸酯辅助抗氧剂0.2~0.5份;硫代酯类辅助抗氧剂0.1~0.5份;受阻胺稳定剂0.2~0.5份;润滑剂0.5~1%。同时也公开了一种耐长期高温黄变无卤阻燃聚丙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无卤阻燃聚丙烯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长期高温黄变性能,高的阻燃效果以及优异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长期高温黄变的无卤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材料本身属于易燃材料,其氧指数较低,仅为17.0~18.0%,且成炭率较低,燃烧时易产生熔滴,所以在很多应用场合都要求对其进行阻燃改性。目前国内外对聚丙烯阻燃主要采用添加阻燃剂。含卤阻燃剂由于发烟量大,释放出的卤化氢气体具有腐蚀性,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此,采用无卤阻燃替代溴锑阻燃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已用和可用于阻燃聚丙烯的无卤添加型阻燃剂中,最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的是膨胀型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大多是含磷氮化合物,主要是通过形成多孔泡沫炭层,在凝聚相起阻燃作用。但阻燃剂加入后,常常使得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在较高使用温度环境下容易产生黄变,难以满足一些在阻燃领域对外观较高要求的场合,从而影响无卤阻燃PP的推广,限制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随着家电在家庭中的迅速普及,消费者对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一些中低档塑料已经不能满足其生产的要求。绿色、环保、健康、安全、美观成为人们对家用产品的更高追求。对于暖风机材料,阻燃性能是否合格将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该产品的安全性,采用无卤阻燃材料,符合绿色、环保、健康的要求,但无卤阻燃PP在较高使用温度环境下容易产生黄变(尤其是暖风机出风口,最高温度可达130℃),对产品美观度产生重大影响。
在中国专利CN 102391574 A中,公开了一种抗黄变阻燃耐候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材料在室外长期或紫外线长期照射下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颜色黄变小,但该发明材料使用的阻燃剂为卤系阻燃剂,对如何实现无卤阻燃材料的长期高温黄变没有提及。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卤阻燃聚丙烯,能够耐长期高温黄变,同时具备良好阻燃性能,而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卤阻燃聚丙烯材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
其中,所述无卤阻燃剂为哌嗪无卤阻燃剂;所述受阻胺稳定剂为弱碱性受阻胺类稳定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材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树脂与所述无卤阻燃剂的重量份数比为(2.5~3.5):1,所述聚丙烯树脂与所述无卤阻燃剂的总重量份数为10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亚磷酸酯辅助抗氧剂和硫代酯类辅助抗氧剂的总重量份数与所述受阻酚主抗氧剂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4~3.5):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树脂和共聚聚丙烯树脂按质量比(3~1):1组成的复配物,均聚聚丙烯树脂和共聚聚丙烯树脂熔指均为(5~15g)/10min。相近的熔指可使基体具有更好的相容性,使复合材料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8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