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97976.4 | 申请日: | 2018-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1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管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定远县中林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21/04 | 分类号: | B60G2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悬架 互联组件 地形 加速度传感器 凹凸不平 固态陀螺仪 不平地形 滑轮组件 扭力作用 伺服电机 影响车轮 操纵性 加速性 舒适度 通过性 底盘 叉臂 蜗杆 摇臂 绳索 应用 颠簸 车轮 平地 高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包括底盘和叉臂,还包括滑轮组件、绳索、摇臂、蜗杆、伺服电机、固态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的车辆。应用本发明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的车辆,在凹凸不平地形上,车轮会随地形交叉长降、互不影响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和抓着力,使得车辆不受高地不平地形带来的扭力作用,提高了车辆在不平地面上的加速性、快速通过性,且不易颠簸,也提高了操纵性和乘坐的舒适度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独立悬架的六轮车辆在行使中存在多余的约束,尤其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多余的约束尤为明显,使得车辆车轮载荷受力不均,车轮接地性能差。车梁受到的扭力作用,在长期行驶后,会疲劳受损。同时,对于颠簸路面的通过性差,并且耗油高。
针对上述情况,通常是以减小悬架刚度,增加悬架动行程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车辆的载荷。在车辆快速转身起步和紧急刹车时会出现不稳定甚至可能翻车的危险。另外,在越野时,在碰到倾斜度较大的斜坡时,车辆直上很难对它,斜上也容易发生侧翻危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可以消除车辆存在的多余约束,实现悬架消扭,增加车辆行驶稳定性。
一种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包括底盘和叉臂,还包括滑轮组件、绳索、摇臂、蜗杆、伺服电机、固态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的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和第三滑轮组;所述的第一滑轮组固定在车体轮眉框架上,所述的第二滑轮组固定在底盘前、后部,所述的第三滑轮组固定在底盘中部;所述的第三滑轮组通过绳索与蜗杆连接;
所述的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和第三滑轮组之间通过绳索连接;
所述的摇臂和摇臂轴有三组,设置在底盘前、后端,每组中的摇臂通过摇臂轴可旋转固定在底盘上;摇臂上端分别固定连接穿过第一滑轮组的绳索;
所述的固态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车体内;
所述的蜗杆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穿过底盘并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的伺服电机固定在底盘上。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滑轮组由三组滑轮构成,分别是第一滑轮组Ⅰ、第一滑轮组Ⅱ、第一滑轮组Ⅲ;第一滑轮组Ⅰ由两个滑轮构成,旋转固定在车体轮眉框架上;第一滑轮组Ⅱ、第一滑轮组Ⅲ由三个滑轮构成,其中两个滑轮可旋转固定在车体轮眉框架上,另一个滑轮通过绳索与第二滑轮组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滑轮组由四个滑轮构成,固定在底盘前、后部。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滑轮组由两组滑轮构成,分别是第三滑轮组Ⅰ、第三滑轮组Ⅱ,每个滑轮组由三个滑轮构成;三个滑轮中,有两个滑轮固定在底盘中部内侧,另一个滑轮通过绳索与蜗杆连接;所述的螺杆一端与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穿过底盘并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的伺服电机固定在底盘上;
进一步,还包括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弹簧一端固定在摇臂上,另一端固定在与底盘相连的叉臂上。
进一步,所述蜗杆中部螺旋齿两端分别固定一根绳索,所述的绳索缠绕螺旋齿后分别与第三滑轮组Ⅰ、第三滑轮组Ⅱ连接。
一种车辆,应用上述的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
应用本发明六轮独立悬架的互联组件的车辆,在凹凸不平地形上,车轮会随地形交叉长降、互不影响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和抓着力,使得车辆不受高地不平地形带来的扭力作用,提高了车辆在不平地面上的加速性、快速通过性,且不易颠簸,也提高了操纵性和乘坐的舒适度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定远县中林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定远县中林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7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扭转梁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