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电厂锅炉NOX预测模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97495.3 | 申请日: | 2018-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5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孟磊;马宁;谷小兵;王晓燕;孙海蓉;李广林;李婷彦;马务;宁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4;G06N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数据采集装置 量子粒子群优化 极限学习机 计算机装置 初始参数 电厂锅炉 预测模型 改进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量子粒子群算法 火电厂锅炉 污染物排放 误差最小化 高效快速 模型算法 浓度预测 燃煤机组 通讯装置 训练数据 重要意义 运算 锅炉 预测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电厂锅炉NOx预测模型装置,包括现场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装置和通讯装置。现场数据采集装置为下一步建立锅炉NO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作准备;计算机装置实现模型算法运算,利用改进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初始参数,以训练数据预测值和实际值的误差最小化作为目标,进而得到准确的NOx排放模型。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改进的量子粒子群算法可以高效快速的计算出极限学习机最佳初始参数,进而得到准确的火电厂锅炉NOx排放模型,对于燃煤机组降低污染物排放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电厂锅炉NOx排放预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电厂锅炉NOx预测模型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70%左右,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燃煤火力发电在我国的电力生产中占主导地位。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 年全年火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8%。可以看出,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燃煤发电厂燃料燃烧产生的NOx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构建准确的NOx排放预测模型对其控制的必要条件。因此,建立有效的NOx排放特性预测模型对电站减少污染物排放尤为重要。然而,生成NOx的反应非常复杂,很难建立准确的NOx排放的第一数学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黑箱”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可以忽略模型反应原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但传统神经网络存在训练时间长和容易出现“过拟合”等问题。极限学习机(ELM)是一种新型前馈神经网络,具有学习速度快,调节参数少,预测性能高的优点。但ELM训练过程中输入层初始权重和隐含层偏置是随机确定的,这会影响极限学习机的稳定性。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算法与ELM相结合建模。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在基本原理上与粒子群算法(PSO)一样,其各个粒子的迭代过程都是基于个体最优与群体最优的信息来进行更新的。与PSO算法不同的是,QPSO算法使每个粒子以量子的行为方式进行运动,各个粒子可以概率性地出现在解空间当中的任何一个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粒子运动的随机性与算法全局寻优的有效性量子粒子群(QPSO)算法是在粒子群算法基础上结合了量子力学相关理论而形成的一种智能优化算法。但是 QPSO算法搜索后期收敛速度慢且搜索精度低的现象,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提出新的改进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模型内部参数,用以建立准确的火电厂燃煤锅炉NOx排放模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涉及一种精确的锅炉NO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装置,以解决目前锅炉 NOx浓度预测模型不准确的情况,进而便于控制和减少锅炉NOx排放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电厂锅炉NOx预测模型装置,包括现场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装置和通讯装置。现场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测量元件、DCS数据采集站和通讯接口。计算机装置包括主机(内置模型算法和存储硬盘)、通信接口、显示器和键盘。通讯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信号线,其中信号线与现场控制站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的电厂锅炉NOx预测模型装置,其所述的现场数据采集装置为下一步建立NO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作准备。由于机组运行条件变化时,如煤种更换、机组AGC负荷指令频繁波动、燃烧条件(如配风方式、过量空气系数等)的变化,都会使烟气NOx出现较大扰动。通过对燃煤机组锅炉燃烧和NOx生成机理分析,确定NO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7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