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7109.0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侯涛;张天祥;李兴涛;梁丽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兴锂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 循环性能 乙酸乙烯酯 氟代 导电性 高电压条件 重量百分比 促进作用 氟元素 致密性 发现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电解液以及于电解液中的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氟代乙酸乙烯酯,并且该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5%。由于氟元素能够充分提升SEI膜的致密性和导电性,所以,本发明采用了氟代乙酸乙烯酯(FVA)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其不但可以形成效果优异的SEI膜,实验中能够发现该添加剂对高电压条件下循环性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发人员会尝试在电解液中添加不停的添加剂。目前,有研发人员将乙酸乙烯酯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与常规添加碳酸亚乙烯酯的电解液进行循环性能比较式,采用乙酸乙烯酯可以降低阻抗。但是在长循环的对比测试中,添加乙酸乙烯酯的电解液并没有表现出碳酸亚乙烯酯的优异性能。本发明人针对这种情况对乙酸乙烯酯这种电解液添加剂进行改进,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电解液以及于电解液中的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氟代乙酸乙烯酯,并且该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5%。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氟代乙酸乙烯酯分子中,氟元素的取代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用于电压在4.5V以内的高电压电池循环体系的锂离子电池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和溶于有机溶剂的锂盐;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丁烯酯、乙酸乙酯、乙酸丙烯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任意比列的组合;所述的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六氟砷酸锂、高氯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碘化锂中的一种或组合,其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8~1.5mo1/L。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的电解液,在电解液中添加了一定量的氟代乙酸乙烯酯。本发明的原理为:由于乙酸乙烯酯能够在负极表面形成SEI膜,但是同添加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电解液相比均达不到理想效果。同时,本发明人考虑到氟元素能够充分提升SEI膜的致密性和导电性,所以,本发明采用了氟代乙酸乙烯酯(FVA)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其不但可以形成效果优异的SEI膜,实验中能够发现该添加剂对高电压条件下循环性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溶于有机溶剂中的锂盐以及添加剂。
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丁烯酯、乙酸乙酯、乙酸丙烯酯或者其他电解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任意比列的组合。优选: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甲酯(DMC)三者的混合物,其中三者的质量比优选为为1/1/1。
所述的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六氟砷酸锂、高氯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碘化锂中的一种或组合。优选六氟磷酸锂,其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8~1.5mo1/L。
所述的添加剂为:氟代乙酸乙烯酯,并且该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5%。具体而言,所述的氟代乙酸乙烯酯分子中,氟元素的取代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
对比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兴锂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兴锂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7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