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和充电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96156.3 | 申请日: | 2018-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6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魏业文;戴帅龙;单知非;闵捷;王琦婷;侯希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7/04;H02J50/12;H02J50/90;B60L53/12;B60L58/1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电路 接收电路 无线充电电路 采样输出端 电动汽车 整流电路 电容 控制端 电池 电池充电安全性 控制电路输出端 控制电路输入端 电能无线传输 精确定位技术 谐振 充电电池 充电控制 充电模式 充电效率 电池电量 电容电路 控制电路 逆变电路 使用寿命 温度监测 依次连接 估测 可调节 最大化 电路 | ||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包括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所述发射电路控制端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接收电路控制端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发射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和谐振电路;接收电路包括线圈L2、电子电容电路、第二整流电路以及电池;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微处理器和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一驱动电路、语音模块、多个UWB接收模块;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和分别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电压传感器、多个UWB发射模块、第二驱动电路;UWB接收模块与UWB发射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电容C1;二极管VD1负极与二极管VD2负极连接,连接处作为端口AA,二极管VD3正极与二极管VD4正极连接,连接处作为端口AB;二极管VD1与二极管VD3连接之处与工频电源的一端连接,二极管VD2和二极管VD4连接之处与工频电源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二极管VD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3的正极连接;
逆变电路包括开关管VT1、开关管VT2、开关管VT3和开关管VT4,开关管VT1、开关管VT3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VD1负极相连,开关管VT2、开关管VT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3正极相连;开关管VT1的发射极与VT2的集电极相连并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与线圈L1串联,线圈L1的另一端与开关管VT3发射极连接;开关管VT1基极、开关管VT2基极、开关管VT3基极、开关管VT4基极分别经第一驱动电路连接到第一微处理器;
谐振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C2和线圈L1;
电子电容电路包括开关管VT5、开关管VT6、开关管VT7、开关管VT8、二极管VD5、二极管VD6、二极管VD7、二极管VD8和电容C3;开关管VT5的集电极与开关管VT6的集电极连接,开关管VT7的发射极与开关管VT8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开关管VT5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开关管VT7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VD5的正极与开关管VT5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VD5的负极与开关管VT5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VD6的正极与开关管VT6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VD6的负极与开关管VT6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VD7的正极与开关管VT7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VD7的负极与开关管VT7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VD8的正极与开关管VT8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VD8的负极与开关管VT8的集电极连接;开关管VT5基极、开关管VT6基极、开关管VT7基极、开关管VT8基极经第二驱动电路连接到第二微处理器;
第二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VD9、二极管VD10、二极管VD11、二极管VD12和电容C4,二极管VD9负极与二极管VD10负极连接,连接处作为端口BA,二极管VD11正极与二极管VD12正极连接,连接处作为端口BB;电容C4一端与二极管VD10的负极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12正极连接;端口BA、端口BB作为充电输出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线圈L1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分别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线圈L2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池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的DTU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61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动态重构的电池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供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