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96057.5 | 申请日: | 2018-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翟云箭;张锋;陈晓帆;古亮;丁万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12/46;H04L41/066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业务链,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当前安全组件对数据包清洗完成后,根据所述业务链的配置信息判断所述当前安全组件与下一安全组件是否为同一设备的安全组件;其中,所述数据包具体为剥离NSH后的数据包;若是,则将所述数据包传输至所述下一安全组件;若否,则在所述数据包中添加目标NSH,并将添加所述目标NSH后的数据包传输至所述下一安全组件。本方法能够降低业务链中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剥离NSH的性能损耗,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安全资源池场景下,数据包从外网(公网)到内网(用户网络),或从外网到内网,需要经过各种各样的服务节点,才能够保证提供给快速、安全、稳定的网络服务。这些服务节点,包括熟知的vIDS,vNGFW,vAC,vAD等。网络数据包需要按照特定的业务逻辑所要求的顺序依次通过指定的网络服务节点,这就是业务链。
现有技术中业务链的实现方式为:利用Proxy代理接收SFF(Service FunctionForwarder,一种负责服务链上的流量转发功能的模块)转发来的数据包,剥离NSH,并发送给安全组件SF。当安全组件SF对剥离NSH的数据进行清洗后,将清洗后的数据利用Proxy代理添加NSH,并通过Proxy代理将数据发送回SFF,以便由SFF将数据包转发下一安全组件。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对于相同设备内的安全组件需要多次添加/剥离NSH,性能损耗较大。且当安全组件具有SNAT和DNAT时若存在多条业务链经过安全组件的情况下,Proxy代理无法添加特定的NSH,导致基于五元组和NSH的映射不成功。
因此,如何降低业务链中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剥离NSH的性能损耗,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电子设备,能够降低业务链中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剥离NSH的性能损耗,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业务链,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前安全组件对数据包清洗完成后,根据业务链的配置信息判断当前安全组件与下一安全组件是否为同一设备的安全组件;其中,数据包具体为剥离NSH后的数据包;
若是,则将数据包传输至下一安全组件;
若否,则在数据包中添加目标NSH,并将添加目标NSH后的数据包传输至下一安全组件。
可选的,根据业务链的配置信息判断当前安全组件与下一安全组件是否为同一设备的安全组件包括:
根据业务链的配置信息确定当前安全组件的第一输出端口和下一安全组件的第二输入端口;
根据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判断当前安全组件与下一安全组件是否为同一设备的安全组件。
可选的,将数据包传输至下一安全组件包括:
将当前安全组件的第一输出端口加当前安全组件的第一输入端口的分类器作为第二匹配域;
根据入口流表确定与第一匹配域对应的本地租户流表,并执行本地租户流表中与第一匹配域对应的动作,以便将数据包发送至下一安全组件的第二输入端口;
其中,入口流表为描述匹配域与租户流表的对应关系的表,租户流表为描述匹配域与输入端口的对应关系的表。
可选的,将添加目标NSH后的数据包传输至下一安全组件包括:
将下一安全组件的第二输出端口加下一安全组件的第二输出端口的分类器作为第二匹配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60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