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电器协同控制下的安全性预警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94969.9 | 申请日: | 2018-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0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电器 协同 控制 安全性 预警 方法 | ||
1.一种建筑电器协同控制下的安全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筑电器安装,安全预警系统建立:所述建筑电器为安装于建筑上的电器设备;于建筑物内安装各类具有网络通讯功能的电器、监控摄像头、环境检测设备、功率采集设备、报警器,于各个管路上安装具有网络通讯功能的压力表、温度表,将上述网络通讯功能的电器、监控摄像头、环境检测设备、功率采集设备、报警器以及具有网络通讯功能的压力表、温度表均通过网络均连接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通过网络连接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通过网络连接用户端;所述功率采集设备连接建筑物总电源空开;
步骤二:功率波动特征的数据库获取、其他参数等级区间的设定、许可人脸录入:功率波动特征包括各个电器打开、运行、关闭的功率波动特征的获取;环境检测设备的环境数据以及各个管路上的压力表、温度表的数据划分等级区间,0-3,0为无危险,1为轻度危险、2为中度危险、3为重度危险;将许可进入的人的人脸录入监控摄像头;
步骤三:状态矩阵的建立:状态矩阵S,状态矩阵依次由电器状态、环境状态、管路状态、监控状态构成;所述电器状态为0或1,0为特征正常,1为特征异常;所述环境状态、管路状态为0、1、2、3中的一种,0、1、2、3对应无危险、轻度危险、中度危险、重度危险;所述监控状态为0或1,0为未出现非许可的人,1为出现非许可的人;
步骤四:数据实时获取及处理、状态矩阵更新:安全预警系统运行过程中,功率数据、环境数据、管路压力及温度数据、监控数据实时获取;所述功率数据分段处理以获得功率波动特征,通过比对数据库数据,判断电器状态为0或1,并将电器状态更新入状态矩阵;所述环境数据、管路压力及温度数据结合等级区间进行分级处理,以获得环境状态、管路状态,并将环境状态、管路状态更新入状态矩阵;所述监控数据通过处理比对许可进入的人的人脸,获得监控状态,并将监控状态更新入状态矩阵;
步骤五:结合状态矩阵,进行安全性预警:预警信息显示于用户端,中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报警;当状态矩阵内对应的电器状态出现1,进行电器运行异常预警;当状态矩阵内对应的环境状态出现1、2或3,进行环境异常轻度预警、中度预警或重度预警;当状态矩阵内对应的管路状态出现1、2或3,进行管路异常轻度预警、中度预警或重度预警;当状态矩阵内对应的监控状态出现1,进行人员入侵预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器协同控制下的安全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用户端为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手机或电脑,用户端上设有应用界面,应用界面包括立体平面图、虚拟控件、状态界面,立体平面图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虚拟控件结合设备的位置进行设立,虚拟控件与设备通过程序代码相关联;所述步骤一中的中央处理器内载入控制程序;所述步骤一中的报警器为蜂鸣报警器,报警器用于声音报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器协同控制下的安全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功率采集设备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采集板卡、采集底座,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与总电源空开电线连接;所述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与采集板卡电线连接,采集板卡通过采集底座外接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将电压、电流数据相乘以获得功率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器协同控制下的安全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功率波动特征的获取方法为:步骤21,单独打开待测电器,获得打开期间的功率数据构成该电器打开的功率波动特征,所述功率数据包括周期、持续时间、幅值、均值、积分能耗值;步骤22,依电器功能运行半小时,获得运行期间的功率数据构成该电器运行的功率波动特征;步骤23,关闭该待测电器,获得关闭期间的功率数据构成该电器关闭的功率波动特征;步骤24,重复步骤21、22、23以获得其余电器的打开、运行、关闭的功率波动特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器协同控制下的安全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监控数据为监控视频,监控数据的依次进行如下处理:视频截图、图片模糊处理、人像边缘识别、人像特征提取、人像特征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49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