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热件的电连接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4443.0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1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许诏智;李忠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孙荀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连接 固定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件的电连接固定结构,其包含一具有多个第一容置槽及多个第二容置槽的架体、多个以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中的发热件、一第一导电单元及一第二导电单元。第一导电单元穿设所述第一容置槽中且抵靠并电连接发热件;第二导电单元穿设所述第二容置槽中且抵靠并电连接发热件。通过利用第一导电单元与第二导电单元分别连接至正负极的两条电线来使所有发热件都通电发热,由此在组装时仅需要将各导电单元的接电件与发热件一并设置于容置槽内,不必逐一将分支电线焊接至每个发热件,在制造上可大幅节省时间以及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暖气机的发热件的电连接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家电市场为了应对寒冬的低温而发展出了一种暖气机。暖气机包含有一发热组件及一风扇组件,并且暖气机利用发热组件的多个主发热件通电发热来加热风扇组件所吹出来的风,以吹出暖气并使室温上升。
现有技术的暖气机主要是以一根或多根的主发热件(一般为PTC陶瓷)排列设置于一架体上并通电发热,所以在制造时必须将正负极的两条电线设计延伸出多条分支电线,以延伸至架体的各处来焊接至各个主发热件上。并且,为了增加发热面积以均匀地加热风扇组件所吹出来的风,现有技术中的暖气机在主发热件上设有多个散热鳍片(一般为铝鳍片),其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整体的发热面积延伸扩大,由此现有技术的暖气机即可利用散热鳍片均匀地加热风扇组件所吹出来的风。
然而,现有技术的暖气机包含有下列几项缺点:
第一,由于架体的形式与设计变化多端,使得部份时候焊接的程序施工不易,或者是过多的分支电线有走线藏线的困难而导致不好组装生产;甚至即便是简单的架体结构便于走线及焊接,也会因为需要分别焊接每个主发热件而导致时间及人力成本的提升。
第二,由于每个主发热件都是以拉线焊接的方式电连接至供电源,所以造成发生故障时非常不便于维修,不论是检测或是故障排除皆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并且,若仅是因为主发热件本身损坏也会因为拉线焊接的结构而无法实时地更换主发热件。
第三,为了降低拉线焊接所提升的制造成本,现有技术的暖气机的制造商选择降低主发热件的数量,并且利用散热鳍片来达成扩大发热面积的目的,以均匀地加热风扇组件所吹出来的风。虽然看似解决了制造成本的问题,但是却进一步的衍生出其他的缺点,例如:
第一,为了避免因为散热太慢而使主发热件受损,且也同时为了使所有的散热鳍片的温度均匀,现有技术的散热鳍片必须要设计得很密集而无法将散热鳍片的间距拉得太大,如此一来,出风量则会因为密集的散热鳍片而变得很小,进而导致提升室温的效率变差。
第二,为了让散热鳍片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所以主发热件的温度会很高,如此一来可能导致主发热件因为长期处于过高温的状态下而使得其使用寿命降低;并且,长久使用下来,过高的温度容易造成暖气机上用以支撑主发热件或是连接于主发热件上的其他零组件因为长时间接触高温而损坏,甚至有可能造成起火燃烧的情况。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暖气机确实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件的电连接固定结构,其便于组装生产,也不需要分别焊接每个发热件,使得整体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并且,本发明不需要散热鳍片也能够扩大发热面积,所以可以避免散热鳍片所衍生出的缺点。
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发热件的电连接固定结构,其中,包含:
一架体,其包含有多个第一容置槽及多个第二容置槽;
多个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且所述发热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各该发热件包含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各该发热件以该第一端设于相对应的该第一容置槽中,并以该第二端设于相对应的该第二容置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4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