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台阶多导洞施工组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94378.1 | 申请日: | 2018-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9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立;刘应亮;王军;赵涛;史培新;穆军明;周先平;汪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E21D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阶 多导洞 施工 组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台阶多导洞施工组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管幕结合冻结施工工艺以及注浆法进行超前支护;步骤2,进行第一台阶导洞的开挖;步骤3,进行第二台阶导洞的开挖;步骤4,进行第三台阶导洞的开挖;步骤5,进行第四台阶导洞的开挖;步骤6,进行第五台阶导洞的开挖。本发明提供的多台阶多导洞施工组织方法,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科学合理、安全可靠,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各台阶各导洞施工协调有序推进,减小施工干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了施工组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台阶多导洞施工组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经过长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隧道的施工方法已趋于多样化,且施工工艺愈加成熟,如传统矿山法、新奥法、隧道明(盖)挖法、浅埋暗挖法以及盾构法等。对应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从施工安全、施工造价以及施工速度等方面综合考虑,隧道工程的施工也相应的采取适于该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的科学的、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法,以达到安全、快速、质量和环保的施工要求。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多采用临时支撑将断面分格成多台阶多导洞开展暗挖施工,多台阶多导洞施工复杂,施工场地有限,各导洞交叉作业多,面临很多施工组织难题,亟需一种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台阶多导洞施工组织方法,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各台阶各导洞施工协调有序推进,减小施工干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了施工组织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多台阶多导洞施工组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管幕结合冻结施工工艺以及注浆法进行超前支护;
步骤2:从隧道两端工作井相向进行洞身开挖施工,在每端工作井的隧道内部从上至下开挖多级台阶导洞,开挖方法为,从上部开始开挖第一台阶导洞,每挖进0.5米即停止,进行初期支护并封闭成环,并搭建第一层临时支撑钢架,所述第一层临时支撑钢架包括第一横撑和第一竖撑,所述第一横撑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导洞底面,所述第一竖撑设置在隧道顶部管幕与所述第一横撑之间;
步骤3:在所述第一台阶导洞挖掘到第一设定深度后,在所述第一台阶导洞下方开挖第二台阶导洞,所述第二台阶导洞的掌子面落后于所述第一台阶导洞的掌子面5-7m,所述第二台阶导洞每挖进0.5米即停止,进行初期支护并封闭成环,并搭建第二层临时支撑钢架,所述第二层临时支撑钢架包括第二横撑和第二竖撑,所述第二横撑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导洞底面,所述第二竖撑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撑与所述第二横撑之间;
步骤4:在所述第二台阶导洞挖掘到第二设定深度后,在所述第二台阶导洞下方开挖第三台阶导洞,所述第三台阶导洞的掌子面落后于所述第二台阶导洞的掌子面5-7m,所述第三台阶导洞每挖进0.5米即停止,进行初期支护并封闭成环,并搭建第三层临时支撑钢架,所述第三层临时支撑钢架包括第三横撑和第三竖撑,所述第三横撑设置在所述第三台阶导洞底面,所述第三竖撑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撑与所述第三横撑之间;
步骤5:在所述第三台阶导洞挖掘到第三设定深度后,在第三台阶导洞下方开挖第四台阶导洞,所述第四台阶导洞的掌子面落后于所述第三台阶导洞的掌子面5-7m,所述第四台阶导洞每挖进0.5米即停止,进行初期支护并封闭成环,并搭建第四层临时支撑钢架,所述第四层临时支撑钢架包括第四横撑和第四竖撑,所述第四横撑设置在所述第四台阶导洞底面,所述第四竖撑设置在所述第三横撑与所述第四横撑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4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