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流入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2508.8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胜;李海涛;张峰;李娜;吕玮;张楠;李明;蒋贝贝;董建国;崔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流入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流入控制装置,所述主体中心开设轴向贯通的出口孔,所述主体上表面开设腔室,所述腔室以出口孔中心轴线为中心,即出口孔上端与腔室中心连通,所述主体上表面还开设环形分流道,所述环形分流道开设在腔室外围,所述腔室与环形分流道之间开设腔室入口,所述主体上表面还开设主体入口槽和入口流道,所述入口流道开设在环形分流道外围,所述入口流道内端口连接环形分流道,入口流道外端口连接主体入口槽内端口,主体入口槽外端口连通至主体圆周壁外界。所述主体入口槽和环形分流道还通过流槽直接连通。该装置用于水平井(或直斜井)中加强油藏管理、实现稳油控水、延长油井寿命,达到提高油井采收率和经济开发效益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流体调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流体流入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油田开采成本,提高原油采收率,越来越多的油田采用水平井开采技术对薄层油藏、底水油藏、非常规油气藏等进行开发。水平井开采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钻井成本,提高油田经济效益。但水平井在不同类型油藏特别是边水、底水油藏生产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边水、底水、气顶锥进或脊进,井筒过早见水见气,导致水平井不均衡生产,对于特高含水油田,还存在含水上升快、产油量降低迅速甚至出现严重“水淹”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由储层非均质性、趾跟效应造成的水平井过早见水、气问题,流体调控装置Inflow Control Device,简称ICD逐渐被研究人员应用在水平井中。水平井完井段安装的ICD,会对流入ICD的流体产生一个过流阻力,使流体产生一个附加压降。但由于不同流体之间性质存在差异如,油的粘度比水或气的粘度大,会使得不同流体流过ICD时,产生的附加压力不同,基本规律是水、气的附加压降大于原油的附加压降。根据不同流体附加压降不同,可以调控流体分布、减缓底水锥进或气顶气锥进、克服油井过早见水、气问题。更具体的是可以改变流体流速大小、流动方向或者两者一起改变,从而干扰流体的正常运动,使水平段产液剖面大致均衡,底水呈理想的均匀水脊缓慢上升,达到控水的目的。
但上述ICD也存在不足,未能完全解决问题。ICD属于消极控水或气装置,不包含可动构件,作为完井设备安装在生产管柱上之前,其尺寸根据原始油藏条件已经被固定,不能再改变,由于油藏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这就使得安装的ICD可能与油藏不匹配,控水或气效果不好。
针对上述ICD在水平井开采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国内外科研人员研制了自动调控装置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简称AICD来均衡产液剖面,达到油水界面稳定推进的目的。目前主要有密度敏感型AICD、流道型AICD、RCP阀、和调控阀Inflow ControlValve,简称ICV四种自动调控装置。
密度敏感型AICD的设计理论是阿基米德原理,根据流体的密度调控装置,当通过装置的气量过多时,装置流动通道关闭;当气锥退去时,装置再次正常工作,原油恢复生产。该装置可以通过调整配重块数量来适应具有不同重度原油的油气藏,同时,将装置倒置时还可以用来控水。虽然密度敏感阀能在油井见水或见气后阻碍水或气的产出,但是该装置仍然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结构复杂,含有运动部件,可靠性低,且下入过程中若阀朝向变化容易导致密度敏感板打不开,影响阀的性能。
流道型AICD的设计理论是二极管原理,根据不同粘度流体通过装置会产生不同的附加压差来调控流体流量,当通过的是粘度高的原油时,附加压降较小,对流量影响甚微;当通过的是粘度低的水或气时,附加压降很大,不易通过,水或气流量减小。该装置能够很好的抗冲蚀、抗堵塞,也能在水、气突破后发挥作用,但该装置所适应的流体粘度范围很窄。
RCP阀的设计理论为伯努利方程,通过流经阀体的不同流体粘度的变化调控阀体内碟片的开度和开关。当相对粘度较高的油流经阀体时,碟片处于开启状态,当相对粘度较低的水或气流经阀体时,碟片因粘度变化引起的压降自动关闭,从而达到控水、控气、增油的目的。但该阀主要用于容易出现气锥现象的油藏,对于水锥油藏效果不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2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可控渗透率组合式填砂装置及填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