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2251.6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斯;罗海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纳米结构 相位延迟 激光发生器 相位延迟器 产生装置 成像装置 入射激光 矢量光束 电控 玻璃板 光斑 飞秒激光 偏振处理 手动调节 矢量 出射光 波片 极角 刻蚀 快轴 射出 分段 增设 | ||
1.一种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发生器,用于产生入射激光;
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出光侧的相位延迟器,用于在不同的电压下对所述入射激光进行相应的相位延迟处理;
设置在所述相位延迟器的远离所述激光发生器的一侧的q板,用于对进行相位延迟处理后的光束进行矢量偏振处理;
设置在所述q板的出光侧的成像装置,用于呈现从所述q板射出的光在所述成像装置上形成的光斑;
其中,所述激光发生器、所述相位延迟器、所述q板及所述成像装置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q板为在玻璃板上利用飞秒激光刻蚀微纳米结构所形成,所述q板上的微纳米结构在其快轴方向呈现随极角而连续变化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发生器,所述驱动发生器的驱动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相位延迟器上,用于向所述相位延迟器输送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发生器上设置有旋转按钮,所述旋转按钮通过导线与所述相位延迟器连接,用于在控制操作下控制施加在所述相位延迟器上的电压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器包括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玻璃基板朝向彼此的内侧涂覆有导电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膜的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有配向膜,所述配向膜用于在未对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施加电压时控制所述液晶层中的各液晶分子的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相位延迟器和所述q板之间的四分之一波片,用于改变从所述相位延迟器射出的光的偏振形态以形成固定相位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器包括第一相位延迟器和第二相位延迟器,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器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和所述q板之间,且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器和所述q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分之一波片包括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器和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器之间,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器和所述q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和q板之间的半波片,用于对入射的偏振光进行偏振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光束电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和所述相位延迟器之间的偏振镜,用于滤除从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出的入射激光中的散射光线以形成线偏振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22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