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场拾音方法、远场拾音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91329.2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6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包越千;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青萍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3/04 | 分类号: | H04R3/04;H04R1/20;H04R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拾音 远场 初始声音信号 声源 合成声音信号 电子设备 拾音装置 通道采集 采集 合成 输出通道 噪音干扰 准确度 声波 输出 可识别 指向性 运算 | ||
本公开提供一种远场拾音方法、远场拾音装置及电子设备。远场拾音方法包括:通过多条拾音通道采集至少一个待测声源的初始声音信号;根据每条拾音通道采集的初始声音信号运算并确定待测声源方向;增强并合成对应待测声源方向的初始声音信号以形成合成声音信号;通过输出通道将合成声音信号输出。该远场拾音方法能定向采集待测声源发出的初始声音信号,指向性好,采集准确度高。该远场拾音方法将确定方位的待测声源输出的初始声音信号相应增强并合成,以提高声波的可识别度,拾音范围广,噪音干扰少。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语音识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远场拾音方法、远场拾音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上设有拾音装置,该拾音装置用于将外界声源发出的声波转换成电子设备能识别的合成声音信息。其中,该拾音装置能根据内部程序的设定将部分杂音过滤。例如,在手机中设有两个麦克风用于接收声波,并利用两个麦克风接收到的声波的相位差进行声波的过滤,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背景声音的干扰,以使用户能获得清晰的声音信息。
在相关技术中,拾音装置的拾音距离短,当声源处于预设收音距离外时,则容易导致声音分辨不清。如手机仅能在1米范围内的近场使用,当声源超出该范围达到2米时,则无法进行声音的识别。
此外,拾音装置无法判别声源的方向,导致拾音装置无法根据对应声源声波输出增强的合成声音信号,以及不能辨别其他声源输出的干扰声波,拾音效果差,声音的可分辨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远场拾音方法、远场拾音装置及电子设备。
具体地,本公开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远场拾音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多条拾音通道采集至少一个待测声源的初始声音信号;
根据每条拾音通道采集的初始声音信号运算并确定待测声源方向;
增强并合成对应待测声源方向的初始声音信号以形成合成声音信号;
通过输出通道将合成声音信号输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多条拾音通道采集至少一个待测声源的初始声音信号,包括:所述拾音通道设有四条及以上,其中,至少一条拾音通道与其他的拾音通道处于不同的直线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条所述拾音通道处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与其它的拾音通道的连线呈预设角度相交;或所述拾音通道呈环形间隔分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拾音通道设有六条,其中三条拾音通道位于第一直线方向,其它三条拾音通道处于第二直线方向,其中,第一直线方向倾斜相交于第二直线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拾音通道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待测声源发出的声波波长的一半;和/或,相邻两拾音通道的间距相等或间隔距离依次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并合成对应待测声源方向的初始声音信号以形成合成声音信号,包括:将符合待测声源发出的同一相位差的初始声音信号进行叠加;
和/或,该拾音方法还包括将其它声源向多条所述拾音通道发送的不同相位差的初始声音信号进行减弱或过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条拾音通道采集的初始声音信号运算并确定待测声源方向,包括:根据多个初始声音信号的相位差异及拾音通道的所处的方位,确定所述待测声源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输出通道将合成声音信号输出,包括:
所述输出通道设有一个及以上,将待测声源的合成声音信息可通过其中一输出通道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青萍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青萍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1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爆破噪声控制系统、方法及计算装置
- 下一篇:振膜、振膜组件以及扬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