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中隔膜的去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1246.3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3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薛辛;马成;朱龙冠;殷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鼎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魏龙霞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锂离子 动力电池 隔膜 去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中隔膜的去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破碎成碎料后过5目筛,得到粒径低于5目的小粒径碎料和粒径大于5目的大粒径碎料;将大粒径碎料进行预加热,预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00~300℃;将预加热完成后得到的碎料进行加热分解,直至碎料中隔膜热分解完全,加热分解的温度控制在300~500℃;分解完成后得到的碎料经冷却后进行回收处理。该去除方法采用两段式加热的设计,提高了碎料中隔膜的热解效率,隔膜的热解更加完全,可以将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中的隔膜直接分解去除,解决了废旧动力电池破碎后碎料中隔膜的去除难题;同时,该工艺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中隔膜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正极用MnO2,SOCl2,(CFx)n等,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隔膜材料吸收电解液后组装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是锂离子动力电池中非常重要的部件。隔膜的主要作用是将电池的正负极隔开,防止两极直接接触发生短路。隔膜材料本身是不导电的,但其结构和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大小,从而影响到电池的容量、循环及安全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及动力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隔膜材料以聚烯烃微孔隔膜为主。聚烯烃微孔隔膜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孔隙率较高、化学稳定性号,并且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主要由单层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微孔薄膜和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PP/PE/PP)三层微孔复合膜。
动力电池破碎后,聚烯烃微孔隔膜分散在碎料中,破碎后电极材料的颗粒易于附着在微孔隔膜的内部,采用普通的分离方法效果不是很好,在微孔隔膜内部仍有大量的电极材料的残余。因此,为了提高电极材料的回收率以及碎料中各组分的分离效果,需要研究一种去除碎料中的聚烯烃微孔隔膜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废旧动力电池破碎后碎料中隔膜的去除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中隔膜的去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破碎成碎料后过5目筛,得到粒径低于5目的小粒径碎料和粒径大于5目的大粒径碎料;
(2)将所述步骤(1)后得到的大粒径碎料进行预加热,预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00~300℃;
(3)将所述步骤(2)预加热完成后得到的碎料进行加热分解,直至碎料中隔膜热分解完全,加热分解的温度控制在300~500℃;
(4)将所述步骤(3)分解完成后得到的碎料经冷却后进行回收处理。
本发明的隔膜去除方法,采用两段式加热的设计,先在100~300℃下进行预加热,以提高碎料中隔膜的热解效率,再在300~500℃下进行解热分解,使隔膜的热解更加完全,可以将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中的隔膜直接分解去除,无需对隔膜单独进行收集处理,实现了隔膜的分离、去除一步化处理,解决了废旧动力电池破碎后碎料中隔膜的去除难题。
预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00~300℃,可以有效减少加热分解阶段的时长,提高分解效率,加热分解的温度控制在300~500℃,可以有效分解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中的隔膜,分解温度过低会导致分解不完全,分解温度过高会造成浪费,甚至导致起火,300~500℃是能刚好分解隔膜的最佳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鼎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鼎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1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支座的竖向调节装置
- 下一篇:寄生式单极多频可调频天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