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净水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0460.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杰;饶丹;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2;C02F1/56;C02F3/3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王海曼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净水剂 净化处理效果 聚合氯化铝铁 微生物絮凝剂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效果 聚丙烯酰胺 聚合氯化铝 钠基膨润土 一次性投加 活性炭 改性沸石 氢氧化钙 人工成本 季铵盐 壳聚糖 投加量 重量份 聚醚 铝盐 残留 毒害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净水剂,旨在提供一种能明显提高净化处理效果,减少铝盐投加量,降低残留铝带来的健康风险;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对环境无毒害且一次性投加,降低了设备及人工成本;其技术方案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聚合氯化铝20~40份,聚合氯化铝铁10~25份,聚醚季铵盐20~30份,钠基膨润土10~15份,NOC‑1微生物絮凝剂3~8份,壳聚糖5~15份,氢氧化钙5~15份,改性沸石15~30份,聚丙烯酰胺10~20份,活性炭6~15份;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型净水剂,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净水剂可分为高价金属盐混凝剂(铝盐、铁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矿物类助凝剂及新兴的微生物絮凝剂,其中无机铝盐混凝剂因其处理效果好,价廉易得等优点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常用的铝盐混凝剂主要包括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而近年来,随着铝盐混凝剂的使用,其毒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铝对水生生物、植物、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的生长都有毒害作用,人体摄入过多会导致铝性脑病,铝性骨病,铝性贫血等,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已将铝化合物列入剧毒品,我国自来水中锅含量偏高,比美日等发达国家自来水中铝含量高出一倍,为避免铝毒性问题,研制高效、无毒的净水剂成为当前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各国纷纷开始研究新的效果好、毒性小的混凝剂。在此背景下,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安全无毒及无二次污染的微生物絮凝剂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生物产生的,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得,可使液体中不易降解的固体悬浮颗粒、菌体细胞及胶体粒子等凝聚、沉淀的特殊高分子物质,利用微生物发酵、代谢、提取、精制而得到的一种新型、绿色的水处理药剂。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微生物絮凝剂可分为糖类物质,多肽、蛋白质和DNA类物质,酯类物质三大类。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种类有真菌(曲霉属、拟青霉属)、细菌(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放线菌和藻类等,其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类型很多,主要报道的有酱油曲霉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NOC-1、拟青霉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PF101等,其中NOC-1是多糖蛋白,含较多疏水性氨基酸和脂质,在偏酸性介质中蛋白质分子能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在偏碱性介质中则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属于两性电解质。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可生物降解,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单独投加时的净水效果较差。另外,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成本较高,因而至今未有任何一种微生物絮凝剂在实际水处理中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复合型微生物净水剂,该净水剂一方面可提高净化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可减少铝盐投加量,降低残留铝带来的健康风险;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对环境无毒害且一次性投加,降低了设备及人工成本。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复合型净水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聚合氯化铝20~40份,聚合氯化铝铁10~25份,聚醚季铵盐20~30份,钠基膨润土10~15份,NOC-1微生物絮凝剂3~8份,壳聚糖5~15份,氢氧化钙5~15份,改性沸石15~30份,聚丙烯酰胺10~20份,活性炭6~15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复合型净水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聚合氯化铝25~35份,聚合氯化铝铁15~20份,聚醚季铵盐22~28份,钠基膨润土11~14份,NOC-1微生物絮凝剂4~7份,壳聚糖8~12份,氢氧化钙8~11份,改性沸石18~25份,聚丙烯酰胺13~18份,活性炭8~12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复合型净水剂,还包括纤维素酶1-5份,过氧化氢酶2-4份,淀粉酶2-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0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选择性铀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