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进度管理显示设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9795.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韩玉;林广泰;孙辉;程振庭;王伟宁;陆艺;唐雁云;韦永奎;欧晨丰;李雍友;陈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地址: | 53001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进度 管理 显示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工程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现场进度管理显示设备系统,包括真三维工程模型建立模块,用于生成真三维工程模型;进度填报模块,用于施工人员实时对工程进度数据的填报;三维工程模型展示模块,与所述程进度填报模块的数据关联,并实时更新所述真三维工程模型上的施工进度信息;进度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人员工程进度的制定或调整,并作用于所述三维工程模型展示模块;施工辅助信息模块,用于获取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及施工所需的安全装备及工具的信息;电子显示屏,接收所述三维工程模型展示模块的数据,并为现场施工人员通过施工所需的信息。本发明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施工过程所需的信息,并能够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的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现场进度管理显示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传统进度管理方法信息滞后、信息化程度较低等特点,制约工程进度管理水平的发展。因为大型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周期长、作业人员多的特点,所以其在工程建设时会面临许多进度和成本方面的问题。传统方法是通过先安排工程进度,再通过进度来进行成本控制。
为了提高现场进度管理效率,在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方法中,通常在现场设置一个显示看板,用来展示一些与现场进度相关的信息,如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现场实际施工进度、进度偏差等信息。但是传统的显示板通常为手写的,需要每天进行修改书写,实际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且能展示的信息有限,不能有效的反映工程进度情况,而且通过上述方法对施工进度管理时,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所完成的进度,需要到现场了解或者通过多层报告获取,管理人员不能及时获得工程进度情况,由于信息的滞后性,管理人员增加工程进度的制定及调整的难度,不利于工程的建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现场进度管理显示设备系统,能够有效地为施工人员提供施工过程所需的信息,并且能够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的进度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现场进度管理显示设备系统,包括真三维工程模型建立模块、BIM三维模型建立模块、GIS三维地形图建立模块、进度填报模块、三维工程模型展示模块、进度管理模块、施工辅助信息模块、电子显示屏及数据服务器,
所述BIM三维模型建立模块用于通过软件对工程的BIM三维模型进行建立,并将BIM三维模型划分为多个工程构件,所述工程构件与实际工程部位相对于并能够进行构件名、材料、所属位置、工程量、造价的信息录入;
所述GIS三维地形图建立模块用于将现场地形数据通过Smart3D软件,进行空三加密计算生成点云数据,通过点云数据制作工程场地的实际地形图;
所述真三维工程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将所述BIM三维模型建立模块的数据与所述GIS三维地形图建立模块的数据结合,并生成真三维工程模型;
所述进度填报模块用于施工人员通过施工人员终端实时对工程进度数据的填报;
所述三维工程模型展示模块用于所述真三维工程模型的展示,并将所述程进度填报模块的数据与所述真三维工程模型建立模块进行关联,实时更新所述真三维工程模型上的施工进度信息;
所述进度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人员根据所述三维工程模型展示模块的信息通过管理人员终端对工程进度的制定或调整,并将工程进度的制定或调整数据作用于所述三维工程模型展示模块;
所述施工辅助信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进度管理模块获取施工构件的位置及施工构件的施工项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获取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及施工所需的安全装备及工具的信息,将其信息传递到所述三维工程模型展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9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