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减震器的压装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9779.8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迈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07C99/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冯晓昀 |
地址: | 22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料工位 支撑架 工位 工位转盘 压装 汽车减震器 减震器 出料工位 高度检测 扭矩检测 内衬套 盖板 通孔 转动 全自动化生产 生产效率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压装生产线,工位转盘的边沿分别固定有多个支撑架放置块,支撑架放置块均匀分布于工位转盘,工位转盘的周围、沿着工位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支撑架上料工位、内衬套上料工位、盖板上料工位、旋铆工位、高度检测工位、扭矩检测工位、通孔检测工位和出料工位,当任意一个支撑架放置块转动至支撑架上料工位的时候,内衬套上料工位、盖板上料工位、旋铆工位、高度检测工位、扭矩检测工位、通孔检测工位和减震器出料工位均有对应的支撑架放置块。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压装生产线,实现了减震器压装的全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的自动化压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压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筒式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和车轮轴连接,连接处同时也需要通过减震器进行连接,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应力。
减震器的生产过程中,最核心的技术是减震器支撑架、内衬套和盖板的旋铆,目前旋铆需要专门的旋铆装置进行,而旋铆之前需要操作工将减震器支撑架、内衬套和盖板按顺序安装好,然后才能进行旋铆。目前旋铆装置的生产效率将对较高,而为了匹配旋铆装置的生产效率,需要配置多名操作工将减震器进行旋铆前的预装配。这种方式的生产操作工劳动强度较大,而且旋铆后的减震器还需要进行周转至多个检测装置进行多项检测,然后分拣出合格的产品,进一步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压装生产线,实现了减震器压装的全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震器压装后可以自动进行高度、扭矩和通孔的检测,无需人工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对合格的减震器和不合格的减震器进行分类出料,使得出料收集的时候操作工无需再进行分拣,提高了出料收集的效率;减震器支撑架通过支撑架放置板进行进料操作,并且支撑架放置板在支撑架的输送装置进行循环传送,提高了支撑架进料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汽车减震器的压装生产线,包括工位转盘,所述工位转盘的边沿分别固定有多个支撑架放置块,所述支撑架放置块的顶面固定有支撑架定位座,所述支撑架放置块均匀分布于工位转盘,所述工位转盘的周围、沿着工位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支撑架上料工位、内衬套上料工位、盖板上料工位、旋铆工位、高度检测工位、扭矩检测工位、通孔检测工位和出料工位,当任意一个支撑架放置块转动至支撑架上料工位的时候,所述内衬套上料工位、盖板上料工位、旋铆工位、高度检测工位、扭矩检测工位、通孔检测工位和减震器出料工位均有对应的支撑架放置块。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工位转盘对应于支撑架上料工位位置处的一侧设有支撑架输送装置和支撑架夹取装置,所述支撑架夹取装置通过驱动装置M在支撑架输送装置与支撑架上料工位之间、沿支撑架上料水平杆往复移动,所述支撑架夹取装置通过升降活塞A与支撑架上料水平杆上下活动连接。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架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A和输送架B,所述输送架A和输送架B上分别沿输送架A和输送架B的长度方向平行排列有多根水平传送辊,输送架A的水平传送辊通过传动装置A与驱动装置A传动连接、输送架B的水平传送辊通过传动装置B与驱动装置B传动连接;所述输送架A的末端通过连接架A与输送架B的首端连接、所述输送架B的末端通过连接架B与输送架A的首端连接,形成环形输送架,所述环形输送架上依次放置有多个支撑架放置板,所述支撑架放置板沿着输送架A、连接架A、输送架B和连接架B的方向传送,所述输送架B上对应于支撑架上料水平杆的位置处设有放置板定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迈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迈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9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胀螺丝全自动组装生产方法
- 下一篇:连接管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