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8469.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5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胜;王美兰;李万景;王慧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脒诺甫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6 | 分类号: | C04B35/16;C04B35/626;B01D3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2142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液分离 硅酸锆 生产 压滤 陶瓷技术领域 聚丙烯酰胺 聚氯化铝 纳米颗粒 回用 挤出 团聚 节约 能源 | ||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聚氯化铝和水。本发明提供的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使纳米颗粒在固液分离助剂的作用下微团聚,将水挤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便于后续压滤生产,并且压滤下来的水可以用于生产回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
背景技术
硅酸锆作为一种增白剂较为广泛的用于陶瓷生产中。硅酸锆的增白作用是因其在陶瓷烧成后形成斜锆石等,从而对入射光波形成散射。这种散射一般称之为大粒子散射或米氏散射。这就要求硅酸锆的粒子要足够细,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附近,即380-780nm,其乳浊效果最好。
另外,在一定粒径范围内,粒径减小,则白度提高,相应地可减少硅酸锆的用量,粒径减小,硅酸锆的耐磨、抗水解、耐化学腐蚀、自洁抗污能力逐渐提高。
硅酸锆生产有干法、湿法两种方式,干法加工由于能耗,噪音,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基本淘汰,现有生产企业大都采用湿法加工,更利于规模化和工艺流程的合理化。工艺流程如下:
锆英砂→ 研磨→ 料浆→ 除杂→ 干燥→ 粉碎。
ZrSiO4常用的干燥工艺有喷雾干燥和闪蒸干燥两种。由于喷雾干燥能耗大,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所以闪蒸干燥被更多的应用于硅酸锆的生产中。
闪蒸干燥工艺其中的一道工序为压滤脱水,由于纳米颗粒比表面积大,活性比较高,与水结合因范德华力的作用两者难以分离,单纯依靠物理作用很难除去水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
具体技术方案为:
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聚氯化铝和水。
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各原料的用量为:两种助剂分别配制水溶液,按照质量比,聚丙烯酰胺:水=1:10,聚氯化铝:水=1:15;
两种溶液按质量比,聚丙烯酰胺30%~50% 、聚氯化铝50%~70%比例混合均匀。
该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用于硅酸锆料浆固液分离,在硅酸锆料浆中,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所述的固液分离助剂0.08~0.12%,然后进行压滤。
本发明提供的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使纳米颗粒在固液分离助剂的作用下微团聚,将水挤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便于后续压滤生产,并且压滤下来的水可以用于生产回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长链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水中具有一定的粘性,由于微量残存在硅酸锆成品中,在釉中添加硅酸锆用量较大时,会影响釉浆的流动性。而聚合氯化铝在使用中由于分离压滤后的水采取生产回用,会存在水中浓度变大的问题,在回用水中的氯化铝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在球磨过程中料浆会变浓,影响球磨效率。因此本发明用复合固液分离助剂,聚丙烯酰胺与聚氯化铝两种助剂配合使用。合适的配比范围内两种助剂的优点充分发挥,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种助剂带来的缺点,有效地解决了硅酸锆料浆固液分离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硅酸锆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助剂,各原料的用量为:两种助剂分别配制水溶液,按照质量比,聚丙烯酰胺:水=1:10,聚氯化铝:水=1:15;两种溶液按质量比,聚丙烯酰胺40% 、聚氯化铝60%比例混合均匀。
在硅酸锆料浆中,按质量百分比加入该复合助剂0.08~0.12%。实践证明在合适的配比范围内两种助剂的优点充分发挥,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种助剂带来的缺点,有效地解决了硅酸锆料浆固液分离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脒诺甫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脒诺甫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84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