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工具充电器高温断电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8104.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6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郑新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恒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5/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处理器 断电控制系统 继电器模块 充电器 电动工具充电器 复位电路模块 晶振电路模块 充电电路 电连接 单片机最小系统 人体检测模块 温度检测模块 常开触点 关断电源 用电安全 输出端 输入端 串接 导通 断开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充电器高温断电控制系统,该高温断电控制系统放置在充电器中,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微处理器、复位电路模块、晶振电路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复位电路模块和晶振电路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人体检测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中的常开触点串接在充电电路中,用以导通或关断电源。当充电器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断开充电电路,保证了用电安全,结构设计合理、实用可靠,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工具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充电器高温断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充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损坏,充电时发热量大,需要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才能正常工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散热,有可能会对充电器中所使用的电性元件因过热而烧坏,从而导致充电器损坏。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电动工具充电器防震散热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根据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充电器高温断电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检测控制器内温度,防止因温度过高烧坏充电器。
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工具充电器高温断电控制系统,该高温断电控制系统放置在充电器中,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微处理器、复位电路模块、晶振电路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复位电路模块和晶振电路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人体检测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中的常开触点串接在充电电路中,用以导通或关断电源。
进一步,所述微处理器采用STC89C51型单片机。
进一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引脚1为电源信号端,引脚2为信号采集信号的输出端子,引脚3为接地信号端子;所述引脚1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STC89C51型单片机的引脚P1.5电连接;所述引脚2与STC89C51型单片机的引脚P1.6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线圈、常开触点、三极管Q1和电阻R6;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6一端相连,电阻R6另一端与STC89C51型单片机的引脚P3.4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依次与电阻R7、发光二极管D3相连,所述线圈与电阻R7、发光二极管D3相并接,常开触点与充电电路相串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
当充电器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断开充电电路,保证了用电安全,结构设计合理、实用可靠,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加热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工具充电器高温断电控制系统,该高温断电控制系统放置在充电器中,包括温度检测模块100、微处理器200、复位电路模块300、晶振电路模块400和继电器模块500;复位电路模块400和晶振电路模块500与微处理器200相连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微处理器200的输入端与人体检测模块100电连接,微处理器200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500电连接,继电器模块500中的常开触点串接在充电电路中,用以导通或关断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恒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恒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8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