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接式天线及无线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8087.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4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401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接 天线 无线通信 系统 | ||
一种用于通信主机的外接式天线及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外接式天线与通信主机,通信主机可操作于接收模式以及发送模式之间,外接式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元件、第二天线元件、逻辑判断电路与切换电路。第一天线元件用以当通信主机操作于接收模式时接收无线信号,第二天线元件用以当通信主机操作于发送模式时发送无线信号。逻辑判断电路耦接通信主机,用以判断通信主机是否操作于接收模式或发送模式,并产生判断结果。切换电路耦接逻辑判断电路,用以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耦接第一天线元件或第二天线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主动接收加强功能的外接式天线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的普及,愈来愈多场所会架设无线宽带上网(Wireless LAN:WLAN)的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WAP),以创造更多无线上网的环境。一般而言,无线接入点在信号范围边缘会有信号不稳定的状况,尤其远程客户端(Client)(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的传输功率往往小于无线接入点,造成即使在无线接入点的发射传输信号范围内,所接收到由远程客户端发送的无线信号仍旧太过微弱而难以辨识,因此如何在应用既有材料组件及不违反通信法规的前提下增加无线接入点的信号接收能力成为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接式天线及无线通信系统,其外接式天线具有主动接收加强功能,可以在低成本、使用方便的条件下加强无线通信系统的收信能力与通信质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外接式天线,用于通信主机,通信主机操作于接收模式以及发送模式之间,外接式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元件、第二天线元件、逻辑判断电路与切换电路。第一天线元件用以当通信主机操作于接收模式时接收无线信号。第二天线元件用以当通信主机操作于发送模式时发送所述无线信号。逻辑判断电路耦接通信主机,用以判断通信主机是否操作于接收模式或发送模式,并产生判断结果。切换电路耦接逻辑判断电路,用以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耦接第一天线元件或第二天线元件。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通信主机以及外接式天线,外接式天线耦接通信主机。通信主机操作于接收模式以及发送模式之间,外接式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元件、第二天线元件、逻辑判断电路与切换电路。第一天线元件用以当通信主机操作于接收模式时接收无线信号。第二天线元件用以当通信主机操作于发送模式时发送所述无线信号。逻辑判断电路耦接通信主机,用以判断通信主机是否操作于接收模式或发送模式,并产生判断结果。切换电路耦接逻辑判断电路,用以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耦接第一天线元件或第二天线元件。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外接式天线耦接通信主机。外接式天线包括用以接收远程客户端发送的无线信号的第一天线元件、用以发送无线信号给远程客户端的第二天线元件、逻辑判断电路与切换电路。逻辑判断电路判断通信主机是操作于发送模式或接收模式,并将判断结果传送至切换电路以在第一天线元件与第二天线元件之间切换。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外接式天线与通信主机。藉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外接式天线及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主动加强接收信号的功能,可达到在应用既有材料组件及不违反通信法规、使用方便的条件下加强无线通信系统的收信能力与通信质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图1B为依据图1A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接式天线的透视方块示意图;
图2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接式天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接式天线的输入输出接口特写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逻辑判断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8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