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自动除湿的电缆沟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7264.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1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支春涛;徐喜光;崔晔;王超;郭建戌;徐永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杰;李志民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除湿 电缆沟 盖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自动除湿的电缆沟盖板,包括盖板、设置在盖板下方的风机、与风机控制连接的控制器、设置在控制器一侧的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盖板下方的连通管以及设置在连通管下方的集风管;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风机安装在排风口下方;所述集风管沿电缆沟设置;所述集风管上设置有集风孔;所述集风管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布有通孔;所述隔板将集风管分隔为第一集风室和第二集风室;所述集风孔设置在第二集风室一侧的壁板上;所述连接管与第一集风室连通;本发明具有除湿效率高,除湿快捷,不受气流扰动的影响,自动控制同时能够人工检视的特点,解决了电缆沟各处排风效率差异大,远端除湿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面电缆安装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自动除湿的电缆沟盖板。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属春秋季早晚湿度较大、气温偏低。目前变电站柜内设备与室外线路、设备连接主要依靠从电缆沟铺设的电缆通道,为保护电缆沟电缆免受损伤,便于对其进行检查、维护等,电缆沟均铺设水泥或钢盖板。传统电缆沟沟盖板虽然起到了保护电缆通道、利于检查维护电缆通道的作用,但其副作用也逐渐凸显,即传统电缆沟盖板阻碍了电缆沟内水蒸气的挥发,且难以对电缆沟内部进行直观检查和湿度检测。当高湿度空气进入开关柜内,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柜壁、端子或其他设施上会产生凝露现象,凝露严重时会引起装置误动、设备锈蚀损坏等不良后果,甚至能引起设备事故。开关室或保护室内的温湿度控制器只能对室内空间进行监测和控制,对由电缆沟进入柜内的湿度无法有效控制。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全面推开,四类变电站现有巡视周期长、传统电缆沟内湿度观察不方便,不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缆沟内凝露和潮湿气体。
申请号为CN201711138678.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沟防水除湿保护盖,其包括防水保护盖主体,所述防水保护盖主体上设有雨水导流槽,在所述防水保护盖主体内嵌入有碳纤维加热丝,在所述防水保护盖主体上开设有主动排风机,所述防水保护盖主体的边沿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安装架,所述雨水导流槽设置在防水保护盖主体的中部位置,所述主动排风机设置在所述雨水导流槽的一侧。该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电缆沟内湿度大的问题,但该电缆沟槽较长,而且电缆沟槽各处漏风较为严重,因此空气在主动排风机周围形成循环,而距主动排风机较远处的电缆沟槽内的空气难以排出,从而使换潮湿空气的排出时间增加,甚至不能排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自动除湿的电缆沟盖板,旨在快速排出电缆沟内的潮湿空气、可以观察沟盖板内的湿度,同时解决电缆沟各处排风效率差异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自动除湿的电缆沟盖板,包括盖板、设置在盖板下方的风机、设置在盖板下方的连接管以及设置在连接管下端的集风管;
所述盖板包括盖体;
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排风口;
所述风机安装在排风口下方;
所述连接管对应设置在排风口下方;
所述集风管沿电缆沟设置;
所述集风管上设置有集风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种能自动除湿的电缆沟盖板,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风机控制连接;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盖体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种能自动除湿的电缆沟盖板,还包括湿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控制连接;
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盖体下方,控制器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种能自动除湿的电缆沟盖板,还包括手动开关;所述保护开关设置在盖体上部;
所述保护开关上方设置有保护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72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