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面雨水径流松散颗粒复合净化层、效果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6821.0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9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康爱红;冒慧文;徐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唐代盛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铺装 复合净化 净化桶 净化效果测试 路面雨水 松散颗粒 效果测试 相通 出水管 喷淋头 水桶 水泵 径流 污染源 流量计 松散粒状材料 污染物去除 排水管 供水流速 计算步骤 颗粒材料 雨水径流 集水杯 搅拌器 进水管 净化水 备料 粒径 取样 下端 配制 污染物 出口 | ||
1.一种路面雨水径流松散颗粒复合净化层,其特征在于:
对于污染源为SS型的雨水径流,净化层采用粒径为3~6mm沸石+3~6mm火山岩,铺装厚度为沸石10cm+火山岩10cm;
对于污染源为COD型的雨水径流,净化层采用粒径为1~3mm沸石+1~3mm矿渣,铺装厚度为沸石10cm+矿渣10cm;
对于污染源为营养元素型的雨水径流,净化层采用粒径为6~8mm沸石+1~3mm硅藻土,铺装厚度为沸石10cm+硅藻土20cm;
对于污染源为重金属型的雨水径流,净化层采用粒径为1~3mm矿渣+1~3mm火山岩,铺装厚度为矿渣10cm+火山岩20cm;
对于污染源为综合型的雨水径流,净化层采用粒径为1~3mm矿渣+1~3mm沸石+1~3mm火山岩,铺装厚度为矿渣10cm+沸石10cm+火山岩10cm;
所述污染源为SS型的雨水径流,是指SS浓度为其他污染物浓度10-15倍的雨水径流;
所述污染源为COD型的雨水径流,是指COD浓度为其他污染物浓度10-15倍的雨水径流;
所述污染源为营养元素型的雨水径流,是指TP和TN浓度为其他污染物浓度10-15倍的雨水径流;
所述污染源为重金属型的雨水径流,是指Zn和Pb浓度为其他污染物浓度10-15倍的雨水径流;
所述污染源为综合型的雨水径流,是指各污染物浓度都较高且各污染物浓度都相差不大的雨水径流。
2.一种路面雨水径流松散颗粒复合净化层净化效果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备料:将待测松散粒状材料进行充分清洗,风干,待用;
(20)雨水径流配制:进行雨水径流实验室配制,将试剂倒入雨水桶内搅拌均匀,得到污染物初始浓度;
(30)铺装:将松散粒状材料,按不同组合、不同粒径和不同铺装厚度分别放入试验装置中;
(40)供水流速调节:设定供水流速;
(50)净化水取样:出水2min之后取净化后水样,依次对试样瓶编号;
(60)污染物余量测定:测定所得试样瓶中水样中SS、COD、TN、TP、Zn和Pb污染物最终浓度;
(70)污染物去除率计算:按下式计算污染物去除率,
式中,η为污染物去除率,C0为污染物初始浓度,C1污染物最终浓度,单位均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效果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流速以中雨雨型为参考,设定为4L/min。
4.一种路面雨水径流松散颗粒复合净化层净化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内设搅拌器(2)的雨水桶(1)、用于铺装松散粒状材料(4)的净化桶(3),所述净化桶(3)上部设有喷淋头(5),还包括水泵(6),所述水泵(6)入口通过进水管(7)与雨水桶(1)相通,水泵(6)出口通过出水管(8)与喷淋头(5)相通,所述出水管(8)上设有流量计(9),所述净化桶(3)下端通过排水管(10)与集水杯(11)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68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