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动水环境下砂砾地层注浆扩散半径的试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86672.8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袁进科;裴向军;王文臣;叶长文;温继伟;任和;徐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砂砾 动水 砂砾地层 扩散 注浆浆液 注浆 性能测试设备 不锈钢箱体 环境稳定性 可视化模拟 浆液扩散 扩散距离 渗流特征 溢流压力 注浆材料 准确度 溢流阀 注浆泵 注浆管 注水泵 注水管 试验 竖直 下注 轴向 填充 测量 观测 取出 采集 观察 分析 | ||
1.一种模拟动水环境下砂砾地层注浆扩散半径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现场的砂砾试样,并分多层填充进试验装置的不锈钢箱体(2)中,通过伸缩式螺杆(11)和挡砂板(10)控制填充厚度;
b、分别将注浆管(14)和注水管(15)竖直插入砂砾试样内,按照模拟的地层应力值调节溢流阀(18)的溢流压力;
c、分别开启注浆泵(3)和注水泵(4),施加注浆压力直至压力达到设定值,注浆浆液经注浆管(14)进入砂砾试样中,施加注水压力直至水压达到设定值,水经注水管(15)进入砂砾试样中;
d、试验过程中通过溢流阀(18)和挡砂板(10)中的透浆孔(19)观察注浆浆液在砂砾试样中的渗流特征;
e、注浆结束24小时后,拔出注浆管(14)和注水管(15),打开不锈钢箱体(2),取出注浆后的砂砾试样,观测注浆浆液在砂砾试样中的扩散特征,测量注浆浆液在砂砾试样中的轴向扩散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动水环境下砂砾地层注浆扩散半径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溢流阀(18)的溢流压力为3~1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动水环境下砂砾地层注浆扩散半径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注浆泵(3)的注浆压力为5~10MPa,注水泵(4)的注水压力为1~5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动水环境下砂砾地层注浆扩散半径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支架(1)和用于存放砂砾试样的不锈钢箱体(2),不锈钢箱体(2)固定在支架(1)上,还包括注浆泵(3)和注水泵(4),不锈钢箱体(2)包括第一前端挡板(5)、第二前端挡板(6)、第一半圆形半合管(7)、第二半圆形半合管(8)和后端盖(9),第一半圆形半合管(7)和第二半圆形半合管(8)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前端挡板(5)与第一半圆形半合管(7)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前端挡板(6)与第二半圆形半合管(8)的前端固定连接,后端盖(9)分别与第一半圆形半合管(7)的后端和第二半圆形半合管(8)的后端固定连接,不锈钢箱体(2)内设置有挡砂板(10),挡砂板(10)靠近后端盖(9),挡砂板(10)上连接有伸缩式螺杆(11),伸缩式螺杆(11)贯穿后端盖(9),不锈钢箱体(2)上开有注浆孔(12)和注水孔(13),注浆孔(12)上连接有注浆管(14),注浆管(14)与注浆泵(3)连接,注水孔(13)上连接有注水管(15),注水管(15)与注水泵(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拟动水环境下砂砾地层注浆扩散半径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箱体(2)上开有多个溢流孔(16),溢流孔(16)沿不锈钢箱体(2)轴向分布,任意两个相邻溢流孔(16)之间的距离相同,溢流孔(16)上固定连接有溢流管(17),溢流管(17)上固定有溢流阀(1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拟动水环境下砂砾地层注浆扩散半径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砂板(10)为不锈钢板,挡砂板(10)上开有多个透浆孔(19),多个透浆孔(19)呈环状布置在挡砂板(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拟动水环境下砂砾地层注浆扩散半径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螺杆(11)包括多个铰节(20)和多根无缝钢管(21),无缝钢管(21)通过铰节(20)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拟动水环境下砂砾地层注浆扩散半径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泵(3)和注水泵(4)均为变量泵,注浆管(14)上设置有注浆压力表(22),注水管(15)上设置有注水压力表(23),注浆管(14)包括流通段(24)和注浆段(25),注浆段(25)为花管,流通段(24)和注浆段(25)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66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