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极性微型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6405.0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6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和;吴锦松;韩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达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H01H73/04;H01H7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触头组件 灭弧室 动触头组件 微型断路器 操作机构 开关断口 无极性 熄弧 电弧能量 开断电路 相对设置 断路器 断口 紧靠 串联 分担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极性微型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和灭弧室,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相对设置,操作机构连接动触头组件并控制其移动,所述的灭弧室包括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所述的动、静触头组件位于两个灭弧室之间并紧靠两个灭弧室,静触头组件包括左静触头组件和右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同时与左静触头组件和右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本发明断路器具有两个开关断口和两个灭弧室,两个开关断口串联,当开断电路时,产生的电弧能量由两个断口分担,熄弧由两个灭弧室分别承担,有利于快速熄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极性微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型断路器通常只有一个开关断口,该开关断口由一个旋转的动触头与一个静触头组成,对应开关断口配置有一个灭弧室。开断电路时,所有的电弧能量均由这一个断口开断并且由这一个灭弧室熄弧,其熄弧能力弱,这种结构限制了单级微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开关断口与灭弧室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一般在6~12mm之间,开断电路产生电弧后,需要通过引弧板、引弧片等将电弧引入灭弧室熄灭,导致燃弧时间长、熄弧过程慢、动静触头烧蚀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针对直流微型断路器,其开关断口产生的电弧要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依靠引弧板、引弧片等导入灭弧室,既增加了材料成本,又增加了人工装配费用。再者,由于微型断路器的内部空间有限,只能局部固定永久磁铁,需要根据使用的电源极性,事先设定好磁场极性,才能利于吹弧,故只能做成有极性的吹弧特性,限制了其应用领域。
为了避免由于极性安装错误带来的人身以及财产损失,需要一种无需考虑极性、可以实现可靠的引弧和灭弧效果的无极性微型断路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极性微型断路器,以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可靠的引弧和灭弧效果问题,并且无需考虑极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极性微型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和灭弧室,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相对设置,操作机构连接动触头组件并控制其移动,所述的灭弧室包括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所述的动、静触头组件位于两个灭弧室之间并紧靠两个灭弧室,静触头组件包括左静触头组件和右静触头组件,左静触头组件和右静触头组件的电流方向相同并与动触头组件上的电流方向相反;操作机构控制动触头组件同时与左静触头组件和右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断路器的闭闸或开闸;开断电路时,静触头组件与动触头组件之间产生的电动斥力推动动触头组件快速离开静触头组件,左、右静触头组件与动触头组件之间形成的电弧分别由两个灭弧室进行熄弧。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右静触头组件分别朝对应的灭弧室延伸一倾斜的导弧面,动触头组件两端对应左、右静触头组件上的导弧面各延伸一倾斜的导弧面至左、右灭弧室中。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一触桥,所述的左静触头组件和右静触头组件均设有一段平行于该触桥的导电臂,两个导电臂上的电流方向相同并与触桥上的电流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静触头组件的导电臂上紧靠邻近的灭弧室各设有一个静触点,静触点正对触桥,触桥上相对两个静触点设有两个动触点,动、静触点的接触或分离实现电路的闭合或开断。
进一步的,所述触桥背离动触点的一面上固定有一弹簧片,该弹簧片两端的受力点分别位于或紧靠所述两个动触点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连接动触头组件的动触头支架,动触头支架位于左、右静触头组件之间,动触头支架上下滑移从而带动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接触或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弹簧片和动触头支架形成超程结构,动触头支架上移并驱动动触头组件与左、右静触头组件接触后,继续上移动触头支架,动触头支架压缩弹簧片,弹簧片为动、静触头组件的闭合提供可靠的接触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达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达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6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保护电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