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料液管道用断流装置、系统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5556.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8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拓;储凌;秦永泉;王艺诺;王宁;欧阳再龙;牟勇胜;罗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张萍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管道 断流 装置 系统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料液管道用断流装置、系统及应用,输送料液管道设置于隔离室内,断流装置包括:降温机构,位于隔离室内,降温机构用于对输送料液管道的预设管道段降温,预设管道段位于输送料液管道的堵塞点的上游,降温机构使得输送料液管道中的料液冷却结晶或固化使得输送料液管道断流;冷源机构,位于隔离室外,冷源机构与降温机构连接,冷源机构用于为降温机构提供冷源。断流装置中通过降温机构使得输送料液管道中的料液冷却结晶或固化实现断流,避免了隔离室内使用阀门等机械零部件断流,实现隔离室内的免维修,且断流装置简单安全,降温机构占用空间小,可广泛应用于核化工、核电等领域以及输送料液管道输送挥发性料液、有毒料液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料液管道用断流装置、系统及应用。
背景技术
核燃料后处理厂所处理的乏燃料具有非常高的放射性,放射性料液都在设备室之间进行输送,设备室四周设有厚重的混凝土进行防护,将放射性料液包裹在一个个密闭的空间。由于后处理厂所产生的放射性料液并不是都是澄清液体,其中在一些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伴有不能溶解的渣粒等沉淀物,经过时间的积累,会导致管道堵塞。对于一般的石油化工类厂房,可以通过在管道上增加阀门,控制料液进出,在料液上游实现断流,然后人员直接维修疏通管道或更换。但是核燃料后处理厂房带有很强的放射性,人员不能直接接触,因此如何实现人员不用直接接触就可以实现管道的断流,以便后续采取措施疏通管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在核燃料后处理厂内的设备室的顶部设有人孔,在正常工况下用屏蔽盖板密封,当需要维修时,人员可以通过人孔进入设备室维修,但是一旦需要维修,首先厂房要停车,将设备室内的放射性料液导出,设备室经过清洗去污达到人员可接受的辐照剂量,然后维修人员穿气衣进入设备室内进行维修,这样不仅会影响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管道的堵塞对于含渣量大、管道通径变化大等部位时有发生,如采用上述方式进行维修会导致人员进出放射性场所的频次过高,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无法保障。并且,在设备室内增加普通阀门,阀门也会有一定的损坏率,会进一步增加维修频次,给厂房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解决设备室内管道的断流操作,避免人员直接接触,以便后续采取措施疏通管道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输送料液管道用断流装置、系统及应用,断流装置中通过降温机构使得输送料液管道中的料液冷却结晶或固化,实现了输送料液管道的断流,避免了隔离室内使用阀门等机械零部件,实现了隔离室内的免维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输送料液管道用断流装置,输送料液管道设置于隔离室内,所述断流装置包括:
降温机构,位于隔离室内,降温机构用于对输送料液管道的预设管道段降温,预设管道段位于输送料液管道的堵塞点的上游,降温机构使得输送料液管道中的料液冷却结晶或固化使得输送料液管道断流;
冷源机构,位于隔离室外,冷源机构与降温机构连接,冷源机构用于为降温机构提供冷源。冷源机构提供的冷源流入到降温机构,再流回冷源机构。
优选的是,降温机构包括:降温机构入口、降温机构出口,冷源机构用于制冷,冷源机构包括:冷源机构入口、冷源机构出口,断流装置还包括:输入管道、回流管道,冷源机构出口通过输入管道与降温机构入口连接,冷源机构入口通过回流管道与降温机构出口连接,冷源机构提供的冷源由输入管道流入到降温机构,由回流管道流回冷源机构。
优选的是,降温机构入口设置于降温通道的下端,降温机构出口设置于降温通道的上端。
优选的是,隔离室的腔室壁内设置有贯穿腔室壁的管状的第一贯穿件,输入管道穿过第一贯穿件;和/或,隔离室的腔室壁内设置有贯穿腔室壁的管状的第二贯穿件,回流管道穿过第二贯穿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5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