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85034.4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1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曾爱民;方慧文;林建国;段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G01N1/44;G01V9/00;G05B19/04;G05D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监测方法,属于互联网领域,所述方法通过首先接收第一指令;然后依据第一指令检测出液口下方是否存在加液管;若是,则发送第二指令;再依据第二指令向加液管中加液;以此通过预先判断是否存在加液管的方式来选择是否加液,避免了出现出液口的下方没有放置加液管,而仍然进行加液继而损坏操作仪器的技术缺陷,同时,通过获取加液管中的第一液面高度数值信息;并判断第一液面高度数值信息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高度阈值信息;若是,则发送第三指令;依据所述第三指令停止向所述加液管中加液,以此也杜绝了当出现加液管中已经加足试验液体后仍继续加液,继而造成液体溢出而损坏操作仪器的技术缺陷,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消解又叫湿法消化,是用酸液或碱液并在加热条件下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的方法。现有消解方法通常为三种:电热板消解、微波消解和石墨消解;其中电热板消解为全人工完成的消解方法;微波消解需事先将定量的溶剂与样品同时放入密闭消解罐中,再放入微波消解仪进行消解;石墨消解分为手动和全自动两种,手动石墨消解原理与电热板消解相同,全自动石墨消解能跟根据设定的实验方法控制加热温度、时间、添加溶剂种类及体积等多个变量,从而自动完成消解。
现有全自动石墨消解仪(或用于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的设备)通常是将加热系统、溶剂添加系统、升降系统、震荡系统等模块整合在一起。由于消解实验所使用的均为强酸强碱等腐蚀溶剂,会对仪器本身造成腐蚀,在进行加液过程中,如果出现出液口的下方没有放置加液管,则试验液体即会直接从出液口流出滴落在石墨消解仪的操作平台上,继而直接腐蚀石墨消解仪的操作平台及内部机械、电子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进行加液过程中,如果出现出液口的下方没有放置加液管,则试验液体即会直接从出液口流出滴落在石墨消解仪的操作平台上,继而直接腐蚀石墨消解仪的操作平台及内部机械、电子器件的技术缺陷。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指令;依据所述第一指令检测出液口下方是否存在加液管;若是,则发送第二指令;依据所述第二指令向加液管中加液;获取所述加液管中的第一液面高度数值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液面高度数值信息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高度阈值信息若是,则发送第三指令;依据所述第三指令停止向所述加液管中加液。
可选的,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指令检测出液口下方是否存在加液管之后,还包括:若否,则发送第一报警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液面高度数值信息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高度阈值信息之后,还包括:若否,则继续执行所述第二指令,并依据所述第二指令向进行加液管中加液。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液面高度数值信息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高度阈值信息之后,还包括:若是,则发送第二报警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指令;第一检测单元,被配置为依据所述第一指令检测出液口下方是否存在加液管;第一发送单元,被配置为若是,则发送第二指令;第一加液单元,被配置为依据所述第二指令向进行加液管中加液;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加液管中的第一液面高度数值信息;第一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液面高度数值信息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高度阈值信息;第二发送单元,被配置为若是,则发送第三指令;第一停止单元,被配置为依据所述第三指令停止向所述加液管中加液。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之后,还包括:第三发送单元,被配置为若否,则发送第一报警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之后,还包括:第二加液单元,被配置为若否,则继续执行所述第二指令,并依据所述第二指令向进行加液管中加液。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之后,还包括:第四发送单元,被配置为若是,则发送第二报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未经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5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电源系统
- 下一篇:基于控制终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