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带压力机以及使用双带压力机制造板状产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84291.6 | 申请日: | 201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7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库尔特·施罗姆;伯恩哈德·福伊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IPCO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3/48 | 分类号: | B29C43/48;B29C43/52;B30B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机 以及 使用 制造 产品 方法 | ||
1.双带压力机,具有第一下部旋转塑料带(12,74)和第二上部旋转塑料带(14,75),所述第一下部旋转塑料带(12,74)和所述第二上部旋转塑料带(14,75)均具有第一低抗弯刚度,以及针对板状产品成形的目的而形成的位于所述第一下部旋转塑料带(12,74)和所述第二上部旋转塑料带(14,75)的彼此相对的分支之间的产品间隙(24,78),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一旋转下部钢带(36,96)和第二旋转上部钢带(38,98),所述第一旋转下部钢带(36,96)和第二旋转上部钢带(38,98)均具有比所述第一下部旋转塑料带(12,74)和所述第二上部旋转塑料带(14,75)的抗弯刚度更高的第二抗弯刚度,在所述第一旋转下部钢带(36,96)和第二旋转上部钢带(38,98)的彼此相对的分支之间形成有成形部分(40,100),所述成形部分(40,100)形成了所述产品间隙(24,78)的一部分,在运行中,所述第一旋转下部钢带(36,96)在所述成形部分(40,100)中平行于所述第一下部旋转塑料带(12,74)的远离所述产品间隙(24,78)的后侧运行且承靠着所述第一下部旋转塑料带(12,74)的后侧,并且在运行中,所述第二旋转上部钢带(38,98)在所述成形部分(40,100)中平行于所述第二上部旋转塑料带(14,75)的远离所述产品间隙(24,78)的后侧运行且承靠着所述第二上部旋转塑料带(14,75)的后侧;其中,设置第一装置,其用于在所述成形部分(40,100)内的所述产品间隙(24,78)中提供10巴到20巴范围内的压力;并且设置第二装置,以便仅仅将第一旋转下部钢带(36,96)和第二旋转上部钢带(38,98)保持就位以限制所述产品间隙(24,78),从而限制所制造的板状产品的高度;
其中,在所述产品间隙(24,78)的起始区域中,在第一下部旋转塑料带(12,74)的后侧上以及在第二上部旋转塑料带(14,75)的后侧上均设置有压力和加热器件(34),通过所述压力和加热器件(34),所述产品间隙(24,78)的高度维持在精确规定的值;
在所述成形部分(40,100)的下游设置有引导辊(32)以维持所述产品间隙(24,78)的高度;
在输送区域(16,72)的下游产品间隙区域(76)起始,在其中产品间隙(24,78)在除了入口和出口区域外具有恒定的高度;在通过所述产品间隙(24,78)后,所制造的板状产品能够在其末端处被提取;
所述成形部分(40,100)的长度最多相当于所述产品间隙(24,78)的长度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来加热或冷却第一旋转下部钢带(36,96)和第二旋转上部钢带(38,98)的加热和/或冷却器件(46,5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部分(40,100)之外设置有用来冷却第一下部旋转塑料带(12,74)和第二上部旋转塑料带(14,75)的冷却器件(5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压力器件(42,44,97,99)以在所述成形部分(40,100)中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下部钢带(36,96)和第二旋转上部钢带(38,98)对处在所述第一下部旋转塑料带(12,74)和第二上部旋转塑料带(14,75)之间的产品施加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位于0.1巴到50巴(0.1×105N/m2到50×105N/m2)的范围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压力器件(97,99)设计成在所述成形部分中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下部钢带(96)和所述第二旋转上部钢带(98)施加在整个所述成形部分中均匀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带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器件(97,99)设计成通过承压流体作用于所述第一旋转下部钢带(96)和所述第二旋转上部钢带(98)的远离产品间隙的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PCO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IPCO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42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炼胶返胶压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向盘真空发泡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