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扣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83604.6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孙井林;张用兵;曾飞;冉蕾;马佳骏;黄承;樊永欣;张文科;任树文;杨松;李强;魏军光;刘雪锋;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E01B9/68;E01B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颜健;王铮 |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层 垫板 减振扣件 锚固螺栓 连接套 支撑柱 使用安全性 垂向刚度 间隔设置 减振效果 市场接受 弹性垫 压缩型 道床 钢轨 紧固 串联 配合 保证 | ||
1.一种减振扣件系统,所述减振扣件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轨下弹性垫(6)、第一垫板(5)、第一弹性层(4)、第二垫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扣件系统包括第二弹性层(2)、支撑柱(7)、连接套(9)和锚固螺栓(12),所述第二弹性层(2)位于第二垫板(3)下侧;所述支撑柱(7)与连接套(9)配合将第一垫板(5)、第一弹性层(4)、第二垫板(3)及第二弹性层(2)连接在一起,所述锚固螺栓(12)将减振扣件系统紧固在道床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包括柱体(7.2),所述柱体(7.2)一端设有底板(7.4),另一端套接有连接套(9);所述底板(7.4)与第二弹性层(2)相配合,所述连接套(9)扣压于第一垫板(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3)上设有第四通孔(3.1),所述第四通孔(3.1)内安装支撑柱(7);所述第四通孔(3.1)形状与底板(7.4)形状相一致,所述底板(7.4)能够穿过第四通孔(3.1),并于旋转一定角度后,与第二垫板(3)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层(2)上设有第八通孔(2.3),所述第八通孔(2.3)靠近第二垫板(3)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卡垫(2.4),所述卡垫(2.4)之间形成第七通孔(2.1),所述第七通孔(2.1)与所述第二垫板(3)上的第四通孔(3.1)相对应,且形状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通孔(2.3)位于卡垫(2.4)下侧形成容纳腔(2.5),所述支撑柱(7)上的底板(7.4)完全安装于容纳腔(2.5)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3)与第一弹性层(4)相邻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定位突起(3.3);所述第一弹性层(4)上设有第一定位孔(4.2),所述第一定位孔(4.2)与第一定位突起(3.3)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3)与第二弹性层(2)相邻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定位突起(3.4),所述第二弹性层(2)上设有第二定位孔(2.2),所述第二定位孔(2.2)与第二垫板(3)上的第二定位突起(3.4)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突起(3.3)、第二定位突起(3.4)均与第二垫板(3)通过焊接连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突起(3.3)、第二定位突起(3.4)均为方钢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扣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下弹性垫(6)上设有弧形部(6.1),所述连接套(9)上设有扣板(9.1),所述扣板(9.1)扣压于第一垫板(5)上;所述弧形部(6.1)与连接套(9)的扣板(9.1)形状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36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