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鼻喂养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3180.3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龙;张若愚;施科磊;张文宇;吴斌;吴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陈其明 |
地址: | 31512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喂养 | ||
提供一种导管终端处不会积存流质营养物的经鼻喂养管,包括导管(2),导管(2)内配置有导丝(1),导管(2)的终端固定连接端头(3),端头(3)设有开口腔(4),导管(2)的终端插入所述端头(3)的开口腔(4)中,开口腔(4)腔底以下的底端(5)为实体,端头(3)开口腔(4)的侧面开设有至少1个输液孔(6);输液孔(6)的孔底壁不高于所述开口腔(4)腔底的最低处;解决了现有经鼻喂养管存在的终端处积存影响患者健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经鼻喂养管。
背景技术
由于疾病或损伤,有些患者不能自主进食。经鼻喂养管是一种为这些患者提供流质营养物的器械。主要包括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导管,导管内配置有金属导丝,使用时由金属导丝为筋骨导引,将导管从患者鼻腔进入胃腔或肠内,此过程也可在监视仪器的监视下进行;此后,抽出金属导丝,在导管中注入流质营养物,流质营养物即由导管终端输液孔流入患者胃腔或肠内。通常经鼻喂养管不重复使用,属于一次消耗品,每次插入最长可使30天左右,这是从减少患者痛苦、器械寿命、经济因素等诸多因素考虑的合适使用周期。由于导管内需插入金属导丝作为筋骨导引,要保证金属导丝不会穿出导管终端,否则不但影响导引,而且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器官,所以导管终端是封闭的。现有经鼻喂养管是在其导管的近终端处开设几个输液孔,如图13所示;中国专利文献CN205994749U与美国专利文献US20030163100A1所公开的均属于这种现有经鼻喂养管;这种现有经鼻喂养管会在终端处积存一段流质营养物直至一次使用周期结束,存在期间积存在终端处的流质营养物变质而影响患者健康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导管终端处不会积存流质营养物的经鼻喂养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经鼻喂养管,包括导管(2),导管(2)内配置有导丝(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的终端固定连接端头(3),所述端头(3)设有开口腔(4),所述导管(2)的终端插入所述端头(3)的开口腔(4)中,所述开口腔(4) 腔底以下的底端(5)为实体,所述端头(3)开口腔(4)的侧面开设有至少1个输液孔(6)。
以下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输液孔(6)的孔底壁不高于所述开口腔(4)腔底的最低处。
所述端头(3)呈子弹头状,具有圆弧尖端;所述端头(3)的底端(5)为球冠状实体。
所述端头(3)在开口腔(4)单侧开设1个输液孔(6),在所述底端(5)形成半球槽(7)。
所述端头(3)开设1个贯穿开口腔(4)两侧的通孔,在所述底端(5)形成半球槽(7),在开口腔(4)两侧形成对称的2个输液孔(6)。
所述端头(3)开设2个相互呈十字交叉的贯穿开口腔(4)两侧的通孔,在所述底端(5)形成相互交叉的半球槽(7),在开口腔(4)四周形成沿圆周均布的4个输液孔(6)。
所述端头(3)内开设相互交叉的三通孔,在所述底端(5)形成相互交叉的半球槽(7),在开口腔(4)四周形成沿圆周均布的3个输液孔(6)。
所述端头(3)开口腔(4)内壁与半球槽(7)之间圆弧过渡。
所述端头(3)在2个输液孔(6)上方再增设有至少1个输液孔(6)。
所述导丝(1)的终端固定连接套管(12),所述导丝(1)的终端插入所述套管(1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31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生态护坡拼接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