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短信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82379.4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2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邓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能仿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W12/06;H04L29/06;G06F21/30;G06F21/32;G06F21/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短信 电子信息 交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信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主要解决电子信息交换的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包括请求发送模块、接收请求模块、信息验证模块、注册模块、文件模块、短信模块、身份信息模块及存储模块,所述请求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接收请求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接收请求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信息验证模块和注册模块相连,所述注册模块的输出端与身份信息模块的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身份信息模块与存储模块相互连接,所述身份信息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验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验证模块与文件模块相连;本发明能够有效传保障信息交换的安全,安全性能高,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系统软件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短信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2833178B”公开了一种基于短信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包含终端和系统端,包含了短信收发模块,业务逻辑模块,同步模块,定位模块等。本发明发起终端用户通过短信请求系统创建一个临时会话,系统生成一个会话编码和临时密码给发起终端,发起终端通知其他终端,参与终端发送短信指令包含会话编号和密码到系统,系统收到短信并解析后在线更新参与终端的在线通讯录数据,用户随后可以与系统的在线通讯录进行同步更新本地的通讯录。进一步,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携带交换对象用户的ID请求发起交换,以实现点对点的快速交换。通过基于短信的电子化信息的交换,提供了一种环保、简单快捷的电子信息如通讯录数据快速交换的业务体验;
但是该专利存在着安全性能不高、适用范围小等问题,无法对输入错误进行验证,从而可能有信息泄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短信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短信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包括请求发送模块、接收请求模块、信息验证模块、注册模块、文件模块、短信模块、身份信息模块及存储模块,所述请求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接收请求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接收请求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信息验证模块和注册模块相连,所述注册模块的输出端与身份信息模块的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身份信息模块与存储模块相互连接,所述身份信息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验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验证模块与文件模块相连,所述文件模块与存储模块相连,所述存储模块与输入模块相连,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匹配模块相连,所述匹配模块的输出端与文件模块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请求发送模块可以通过语音、脸部识别或者屏幕输入命令等方式发送登录请求,所述接收请求模块接收到登录请求,当第一次登录时候,注册模块自动启动,通过注册模块注册账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身份信息模块获取注册模块注册的账号信息,通过身份信息模块可以进行更改、删除添加注册模块的内部信息,同时会存储于存储模块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通过接收请求模块进行登录时,信息验证模块通过短信模块内存储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所述信息验证模块包括了指纹验证、人脸识别验证、密码验证、语音识别或者其相互组合的验证方式;同时身份验证错误时候,错误次数会被信息验证模块记录,当次数超过N次,该登录系统锁定M分钟,其中N和M都是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自行设定的正整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文件模块包括了区域A、区域B、区域C、区域H及密码模块,所述密码模块包括了数字模块、汉字模块、字母模块及组合模块,所述数字模块为0-9的整数,所述汉字模块中一个汉字为两个字节,所述字母模块包括了大小写的字母,所述数字模块、汉字模块及字母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组合模块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能仿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能仿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2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