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用电检测方法及物联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0370.X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洪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0 | 分类号: | G01R22/00;G01R31/00;G01R1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8300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电表 用电量数据 物联网系统 用电检测 物联网 服务器 预估 物联网网关 提示信息 用电数据 用户终端 时间段 电表 发送 物联网技术 提醒用户 用电记录 用户信息 搭接 偷电 预设 估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电检测方法及物联网系统,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每个智能电表通过物联网网关将当前时间段的当前用电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用电数据包括用电量数据;服务器依据每个智能电表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每个智能电表的历史用电记录估算出每个智能电表在当前时间段内的预估用电量数据;当多个智能电表中存在当前用电量数据超出对应的预估用电量数据预设比例的目标电表时,服务器通过物联网网关向与目标电表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本发明公开的基于物联网的用电检测方法及物联网系统可在智能电表对应的用电量数据过高时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有效防止乱搭接偷电的情形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电检测方法及物联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仪器仪表也开始进入物联网的行列,例如智能电表。随着物联网智能表的产生,其已逐渐取代传统仪表。
在用电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乱搭接偷电的情况发生,给被搭接用户带来经济损失,且乱搭接用电极易发生危险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电检测方法及物联网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电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物联网系统,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多个智能电表、服务器、物联网网关和与多个智能电表一一对应的多个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每个所述智能电表通过所述物联网网关将当前时间段的当前用电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用电数据包括用电量数据;
所述服务器依据每个所述智能电表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每个所述智能电表的历史用电记录估算出每个所述智能电表在当前时间段内的预估用电量数据;
当多个所述智能电表中存在当前用电量数据超出对应的预估用电量数据预设比例的目标电表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物联网网关向与所述目标电表对应的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用电数据还包括瞬时最大功率,所述服务器记录有每个所述智能电表对应的最大额定功率,当多个所述智能电表中存在当前用电量数据超出对应的预估用电量数据预设比例的目标电表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物联网网关向与所述目标电表对应的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包括:
当所述目标电表对应的瞬时最大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电表对应的最大额定功率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物联网网关向与所述目标电表对应的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提示信息;
当所述目标电表对应的瞬时最大功率大于所述目标电表对应的最大额定功率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物联网网关向与所述目标电表对应的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物联网网关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修改指令;
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修改指令更改与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所述智能电表所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或最大额定功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多个智能电表、服务器、物联网网关和与多个智能电表一一对应的多个用户终端,其中:
每个所述智能电表通过所述物联网网关将当前时间段的当前用电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用电数据包括用电量数据;
所述服务器依据每个所述智能电表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每个所述智能电表的历史用电记录估算出每个所述智能电表在当前时间段内的预估用电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洪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洪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03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电量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红外二极管通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