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甘蔗绵蚜的组合药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80004.4 申请日: 2018-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9221285A 公开(公告)日: 2019-01-18
发明(设计)人: 许焕明 申请(专利权)人: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65/30 分类号: A01N65/30;A01N51/00;A01N43/707;A01N47/38;A01N43/90;A01P7/04
代理公司: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代理人: 来光业
地址: 5323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甘蔗绵蚜 组合药物 水分散粒剂 防治 倍液 害虫产生抗药性 甘蔗生长过程 辣蓼提取物 药效持效期 杀虫作用 药方配伍 重量份数 印楝素A 悬浮剂 有效地 茚虫威 吡蚜酮 噻虫嗪 喷施 环保 协调 安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甘蔗绵蚜的组合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 20~40份;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 15~25份;15%茚虫威悬浮剂 5~15份;印楝素A 2~4份;辣蓼提取物 4~8份。本发明所述的防治甘蔗绵蚜的组合药物,具有低毒、安全、环保的特点,经过科学的药方配伍,其杀虫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能有效地防治甘蔗绵蚜,药效高,针对性强,且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药效持效期长,整个甘蔗生长过程中只需喷施2~3次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甘蔗绵蚜的组合药物。

背景技术

甘蔗,(学名:Saccharum officinarum)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甘蔗最大的威胁来自于甘蔗病害。病害一经发生,即使用药剂防治,收效亦不理想,因病原入侵组织内部,致使甘蔗首先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发生病理变化,然后才表现各种病症,而大多数杀菌剂无法进入甘蔗组织内部发挥作用。甘蔗受绵蚜危害后,一般减产13.7%~24.6%,严重的达50%以上,糖分降低10%~40%。因此,甘蔗病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旨在消除一切有利于病原生长、发育、繁殖、传播、致病等因素,用生物、物理、化学、机械的方法防治病害,使甘蔗病害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甘蔗绵蚜,学名: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又称甘蔗粉角蚜、白蚰、蜡毛虫,主要寄生于甘蔗叶面,对甘蔗的危害很大。绵蚜是甘蔗主要食叶害虫,受害蔗叶枯黄凋萎,同时排泄蜜露溅布在叶上,导致煤烟病,降低光合作用,影响甘蔗产量和糖质。主要危害是以成、若蚜群集在蔗叶背面中脉两侧吸食汁液,致叶片变黄、生长停滞、蔗株矮小,且含糖量下降,制糖时难于结晶。

目前甘蔗绵蚜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消灭越冬虫源:消灭有翅蚜于迁飞扩散前(11月中下旬开始大量迁飞);对越冬寄主(割手密、芦苇、杂草等)进行清除,同时对秋植蔗进行喷药,以消灭越冬虫源。 2、及早检查和消灭蔗田中新生小蚜群,6~7月间棉蚜在大田呈点状发生,尚未大量扩散时,抓紧消灭。 3、人工抹杀:用纤维织物制成扫把,抹杀蔗叶上的棉蚜,抹杀时可蘸些药液。 4、春、秋、冬植蔗和宿根蔗避免互相靠近、邻接,以减少传播条件。 5、保护天敌:蔗田中主要有十三星瓢虫、双星瓢虫、食蚜虻、草青岭等能捕食蚜虫,要加以保护。 6、药剂防治: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或用40%乐果和80%敌敌畏各250克加水750升喷杀;或用1200倍50%杀虫灵(乙酰甲胺磷)喷杀。也可用40%乐果5倍液或50%磷胺10倍液涂蔗茎,将有虫株的基部第二片青叶剥去,然后用毛笔或自制棉球沾上药剂于叶痕处环涂一圈,使其内吸杀虫。

甘蔗绵蚜的防治方法,人工防治效果不佳,而药剂防治虽然杀虫效果好,但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产量,并污染自然环境,化学农药毒性残留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人类健康。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为了防止害虫产生耐药性,生产出无农残安全健康的甘蔗,人们开始逐渐提倡使用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虫剂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控制期长,高效、经济、安全、无污染,与环境高度相容等特点。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低毒,可防止害虫产生耐药性的生物杀虫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甘蔗绵蚜的组合药物,该组合药物具有低毒、安全、环保的特点,经过科学的药方配伍,其杀虫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能有效地防治甘蔗绵蚜,药效高,针对性强,且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药效持效期长,整个甘蔗生长过程中只需喷施2~3次即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未经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0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