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棒支撑架快速泄压控制回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79876.9 | 申请日: | 2018-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健;胡俊;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比例换向阀 液压缸无杆腔 回油油路 液压缸有杆腔 位移传感器 快换接头 快速泄压 支撑架 梭阀 种芯 位置闭环控制 控制液压缸 三位四通阀 互不连通 控制回路 液压回路 出油口 单向阀 换向阀 进油口 液压缸 溢流阀 主油路 杆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棒支撑架快速泄压液压回路,位移传感器与液压缸连接,比例换向阀与位移传感器构成控制液压缸位置的位置闭环控制系统,比例换向阀为三位四通阀,其P、T、A、B口互不连通,液压缸无杆腔侧管路与比例换向阀的A口连接,液压缸有杆腔侧管路与比例换向阀B口连接,液压缸无杆腔侧管路与比例换向阀A口间连接有快换接头,还通过溢流阀连接至回油油路和比例换向阀T口;液压缸有杆腔侧管路与比例换向阀B口间连接有快换接头,还通过单向阀连接至回油油路和比例换向阀T口;液压缸无杆腔侧管路与有杆腔侧管路间连接有梭阀的两个进油口,梭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普通换向阀P口,B口和T口连接至回油油路,比例换向阀的P口连接至主油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控制领域,涉及一种芯棒支撑架快速泄压控制回路。
背景技术
钢管轧机芯棒支撑架的作用是用于组成芯棒支承系统。在轧制过程中,对芯棒进行支承和导向;在芯棒脱出回退期间,支撑芯棒。芯棒支撑架的动作由液压缸、比例换向阀、位移传感器等液压系统控制。液压缸安装在芯棒支撑架上。由于磨损或更换芯棒规格,芯棒支撑架需要不定期更换。为了快速更换芯棒支撑架,液压缸与中间配管之间一般采用快换接头连接。快换接头在插拔时要求释放压力,否则快换接头插拔非常困难,同时会影响使用寿命。
不带泄压功能的芯棒支撑架液压控制回路如图1所示:包括液压缸9、位移传感器10、快换接头11、溢流阀12、单向阀13、比例换向阀14。如需要插拔快换接头,需要操作台上控制比例换向阀换向。当比例换向阀的阀芯在a位时,油缸的腔侧与T口连通,此时可以插拔腔侧快换接头。当比例换向阀的阀芯切换到b位时,油缸的杆侧与T口连通,此时可以插拔杆侧快换接头。这种方式操作繁琐,每次只能插拔液压缸的一侧,且容易混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棒支撑架升降液压缸两腔快速、安全、便捷泄压的液压回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芯棒支撑架快速泄压液压回路,液压缸、位移传感器、快换接头、溢流阀、单向阀、梭阀、普通换向阀和比例换向阀;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液压缸连接,比例换向阀与位移传感器构成控制液压缸位置的位置闭环控制系统,所述比例换向阀为三位四通阀,其P、T、A、B口互不连通,所述液压缸无杆腔侧管路与比例换向阀的A口连接,液压缸有杆腔侧管路与比例换向阀B口连接,所述液压缸无杆腔侧管路与比例换向阀A口间连接有快换接头,还通过溢流阀连接至回油油路和比例换向阀T口;所述液压缸有杆腔侧管路与比例换向阀B口间连接有快换接头,还通过单向阀连接至回油油路和比例换向阀T口;所述液压缸无杆腔侧管路与有杆腔侧管路间连接有梭阀的两个进油口,所述梭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普通换向阀P口,普通换向阀的A口封闭,B口和T口连接至回油油路,所述比例换向阀的P口连接至主油路。
进一步,所述普通换向阀为单电磁铁两位四通换向阀。
进一步,在正常工作时,普通换向阀电磁铁失电,梭阀能保证腔侧和杆侧管路之间不窜油;在插拔快换接头时,普通换向阀电磁铁得电,快速释放腔侧和杆侧管路上的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回路简单,操作便捷,控制安全,在普通换向阀电磁铁失电状态下,芯棒支撑架能正常工作;在电磁铁得电状态下,液压缸两腔能完成泄压。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常规芯棒支撑架液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能快速泄压的芯棒支撑架液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液压缸1、位移传感器2、快换接头3、溢流阀4、单向阀5、梭阀6、普通换向阀7、比例换向阀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