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7627.6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2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丁香鹏;仉佃仪;张为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26603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组板式放电室,所述放电室包括高压电极基板、介电层以及接地电极:所述高压电极基板形成有高压电极板、高压电缆接口和连通外部的第一冷媒腔室,所述介电层形成于所述高压电极板,所述接地电极板形成有连通外部的第二冷媒腔室,其与所述高压电极基板盖合连接有连通外部的气体腔室,所述气体腔室包括所述介电层、接地电极板之间形成的放电间隙,其中,所述第一冷媒腔室、第二冷媒腔室均包括与所述放电间隙对应设置的多段串联贯通的冷媒通道。本发明臭氧发生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臭氧发生装置所存在的散热不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发生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臭氧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臭氧发生器一般包括接地电极、介电体以及高压电极,其通过高压电极放电将介电体、接地电极之间放电间隙中的氧气电离产生臭氧。
传统臭氧发生器中的放电室在高压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往往由于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使得产生的臭氧在高温环境下再次分解,不仅造成臭氧浓度偏低,氧气消耗过高、臭氧发生效率低下,而且还降低了放电室的使用周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装置,以解决现有臭氧发生装置所存在的散热不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组板式放电室,所述放电室包括高压电极基板、介电层以及接地电极:所述高压电极基板形成有高压电极板、高压电缆接口和连通外部的第一冷媒腔室,所述介电层形成于所述高压电极板,所述接地电极板形成有连通外部的第二冷媒腔室,其与所述高压电极基板盖合连接有连通外部的气体腔室,所述气体腔室包括所述介电层、接地电极板之间形成的放电间隙,其中,所述第一冷媒腔室、第二冷媒腔室均包括与所述放电间隙对应设置的多段串联贯通的冷媒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电极基板包括盖合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冷媒腔室的基板本体、第一盖板,所述基板本体背对所述放电间隙一侧形成有第一冷媒槽以及将所述第一冷媒槽分隔构成多段所述冷媒通道的第一分隔板,和/或所述接地电极板包括盖合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冷媒腔室的接地本体、第二盖板,所述接地本体背对所述放电间隙一侧形成有第二冷媒槽以及将所述第二冷媒槽分隔构成多段所述冷媒通道的第二分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分隔板适配插装的第一插槽,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分隔板适配插装的第二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腔室包括由所述基板本体的端部连通至所述放电间隙外侧的进气通道,以及由所述接地本体的端部连通至所述放电间隙中的出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本体形成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冷媒槽中部的所述第二分隔板,所述出气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二分隔板中。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本体、第一盖板之间和/或所述接地本体、第二盖板和/或所述基板本体、接地本体之间通过紧固件、密封垫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室呈圆盘形,所述紧固件绕所述放电室的中心环形阵列。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电极基板、接地电极板形成有插装配合的第三插槽、配合块,用于所述放电室之间的叠放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介电层为陶瓷材料层,和/或所述高压电极基板、接地电极板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间隙为0.1-0.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制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利用煤焦化脱硫废液制备硫单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