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平台多针板电极电晕老化试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77407.3 | 申请日: | 2018-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毕茂强;董扬;杨俊伟;潘爱川;江天炎;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晕 旋转平台 电极平板 绝缘材料 老化试验装置 电晕放电 绝缘支柱 板电极 针电极 多针 铜板 电晕放电功率 电晕放电作用 绝缘材料表面 连接线 不锈钢圆盘 测试和评估 硅橡胶材料 步进电机 绝缘连杆 绝缘圆盘 绝缘支架 老化处理 老化试验 老化特性 无感电阻 旋转结构 阵列设置 装置结构 不均匀 铜电极 铜质 底座 老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平台多针板电极电晕老化试验装置,包括绝缘圆盘、绝缘支柱Ⅰ、电极平板、绝缘支架、铜电极、针电极、铜质连接线、底座不锈钢圆盘、绝缘支柱Ⅱ、铜板、步进电机、绝缘连杆和无感电阻,电极平板上呈阵列设置多个针电极,铜板位于电极平板的正下方。本装置结构简单,电晕放电功率大,电晕放电作用的面积大,可对平板绝缘材料表面进行电晕老化处理。由于采用了旋转平台的旋转结构,放置于旋转平台上的平板绝缘材料可以按照预定的转速进行旋转,使得被电晕放电处理的平板绝缘材料受电晕老化的作用更加的均匀,减少因电晕放电不均匀导致的硅橡胶材料电晕老化试验结果的偏差,可为平板绝缘材料电晕老化特性测试和评估提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晕放电与电晕老化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平台多针板电极电晕老化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玻璃绝缘子和陶瓷绝缘子相比,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具有重量轻、耐污性能好,维护方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在我国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中投入使用的硅橡胶复合绝缘子数量已超过数百万支,在建的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也逐渐开始使用复合绝缘,其可靠性直接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电晕放电在高压和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是不可避免的,在潮湿条件下即使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绝缘子和与之相连的金具都无法避免电晕的产生,而持续的电晕会明显的损伤硅橡胶绝缘子并影响其长期运行性能。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有关硅橡胶绝缘材料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运行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由电晕放电对硅橡胶绝缘材料的劣化以及硅橡胶材料的耐久性的影响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电晕放电是指气体介质在不均匀电场中的局部自持放电现象,目前多采用在针板电极两端施加电压以产生不均匀电场,当电压达到或高于针板间隙电晕放电的起始电压后,在针板电极间隙之间就会产生持续的电晕放电。针板电极根据采用的针电极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针板电极和多针板电极两类。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针板电极间电晕放电的强弱会随着针电极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强。因此一般而言单针电极产生的电晕强度较弱,而且产生的电晕仅能作用于针电极正下方的部分区域,电晕放电作用的区域有限。当采用多针电极时,可以提高电晕放电的强度,增加电晕放电作用的区域,但针电极与针电极之间的距离和针尖与板电极的距离都会影响电晕放电的强弱,导致在电晕作用区域内,电晕的作用效果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硅橡胶材料电晕老化试验结果的存在一定的偏差,会给硅橡胶材料抗电晕老化特性的评估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单针板和多针板电晕老化试验装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平台多针板电极电晕老化试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平台多针板电极电晕老化试验装置,包括绝缘圆盘、绝缘支柱Ⅰ、电极平板、绝缘支架、铜电极、针电极、铜质连接线、底座不锈钢圆盘、绝缘支柱Ⅱ、铜板、步进电机、绝缘连杆和无感电阻;
所述绝缘圆盘设置在绝缘支柱Ⅰ上,所述电极平板通过绝缘支架设置在绝缘圆盘的中部下方;
所述铜电极为圆环形,所述铜电极设置在电极平板上,所述电极平板上并位于铜电极内呈阵列设置针孔,每个针孔内均设置有一个针电极,所述针电极穿过针孔,所述电极平板与铜质连接线连接;
所述底座不锈钢圆盘设置在绝缘支柱Ⅱ上,所述铜板水平设置在底座不锈钢圆盘的上方,所述底座不锈钢圆盘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凹槽Ⅰ,所述铜板的底部设置与凹槽Ⅰ一一对应的凹槽Ⅱ,在每个对应的凹槽Ⅰ与凹槽Ⅱ之间设置一个钢制圆球,所述铜板通过钢制圆球与底座不锈钢圆盘转动配合;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底座不锈钢圆盘的底部,所述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上并与竖直设置的绝缘连杆连接,所述绝缘连杆穿过底座不锈钢圆盘上的通孔并与通孔壁间隙配合,绝缘连杆的顶部与铜板的中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4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