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对人群密度进行实时监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7215.2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郏东耀;吴能凯;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算法 前景像素 图像子块 人群密度估计 人群 机器视觉 实时监控 通过模式 纹理特征提取 分类准确率 分类算法 分类效果 混合算法 训练过程 整幅图像 标定 图像 回归 融合 统计 学习 | ||
1.一种通过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对人群密度进行实时监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划分图像子块,确定图像子块前景像素占比r的选择阈值R;
S2:图像子块人群密度等级评定,图像子块的平均前景像素占比r<R时,采用基于前景像素统计的回归算法计算人群密度,根据标定表得到人群密度等级编号;当图像的平均前景像素占比r>R时,采用基于纹理特征提取的学习分类算法计算人群密度,根据标定表得到人群密度等级编号,并建立SVM分类器,使用SVM分类器对待检测的图像子块进行人群密度等级评定;
S3:获得每一个图像子块的人群密度等级后,需要利用图像子块的人群密度等级估计整幅图像的人群密度等级,因此定义整幅图像的人群密度等级为:
其中,dall表示整幅图像的人群密度等级编号,dseg(i)为图像子块i的人群密度等级编号,#[ ]定义为四舍五入算子,N为整幅图像划分成图像子块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图像子块前景像素占比的选择阈值R具体为:
S21:计算图像子块中前景像素占比r:
其中Npro为图像子块中的前景像素点,Nseg为图像子块像素点。
S22:统计与占比r相对应的人数np;
S23:近似拟合曲线:
f(np)=Kr+b;
当K为非常数,即呈现非线性关系时,此时对应的占比r=R,R即为选择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选择阈值R=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前景像素统计的回归算法计算人群密度,具体为:
S311:提取训练集中n个图像子块的前景像素占比rseg以及前景人数np,构造训练数据点集合{(rseg(i),np(i))},i=1,2,3,···,n;
S312:对训练数据点集合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拟合,从而得到:
np=f(rseg);
S313:将测试图像划分为图像子块,分别求得前景像素的占比rseg,得到相对应的前景人数np,参照标定表,分别得到相应的密度等级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纹理特征提取的学习分类算法计算人群密度,具体步骤为:
S321:对训练集中输入的每一帧图像划分为3个图像子块,从而获得3个原始灰度图像,再分别求得3个原始灰度图像的LBP图像;
S322:采用灰度级N=16,d=1,分别求得LBP图像与原始灰度图像上θ分别为0°,45°,90°,135°的灰度共生矩阵;
S323:对每个灰度共生矩阵GLCM分别求得逆差矩(Homogeneity)、熵(Entropy)、能量(Energy)和对比度(Contrast)这四个统计量。每个图像子块的特征向量可以描述如下:
μi={a1,a2,a3,a4,b1,b2,b3,b4}
其中i=1,2,3,ai与bi为4维向量,分别表示LBP图像与原始灰度图像在4个方向上的灰度共生矩阵的4个统计量;
S324:将3个图像子块的特征向量依次进行拼接,可以获得一个96维的特征向量x,用该向量表征一帧图像的纹理特征,其中每帧图像的特征向量描述如下:
x={μ1,μ2,μ3}
S325:参照标定表,对各个图像子块进行标定,得到图像的密度等级编号。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建立SVM分类器的具体步骤为:构造训练样本集S:
S={(xi,yi):i=1,2,···,l,(xi,yi)∈Rn×{4,5}}
其中l为训练样本的个数,xi为特征向量,标签yi为每帧图像的等级编号;
进行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异常样本滤除,删选阈值ε选择0.1,将训练样本集中的“介类点”以及噪声污染点剔除后,组成新的训练样本集对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训练,采用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的迭代训练算法,综合原有基于聚类的SVM迭代算法的基础上,对初始迭代训练使用的样本集进行筛选,进一步提高初始训练样本集中包含支持向量的概率,从而加快对SVM的训练速度,其过程如下:
步骤1:筛选出后验概率较大的样本子集S1,设训练样本集S=S1+S2,由于样本子集S1的后验概率较大,S1内所包含的特征向量更加典型,认为支持向量更有可能存在于样本子集S1中;
步骤2: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将样本子集S1聚为k类,样本子集S1表示为:
S1=S11US12US13···US1k
步骤3:循环判断S1i(i=1,2,3...,k)中是否含有两类样本点,若S1i中含有两类样本点,则初始训练集I=IUS1i,其中,I的初值为空集,只有选取含有两类不同样本点的集合作为训练集才能确定分类面;
步骤4:将初始训练集I送入SVM进行训练,获得初始SVM分类器;
步骤5:设样本子集R=S-I,将样本子集R作为测试集送入初始SVM分类器进行测试,设未通过初始SVM分类器测试的集合为W;
步骤6:判断W所包含向量个数Num(W)是否小于阈值γ,若小于则SVM分类器即为最终分类器,否则令I=IUW,跳入步骤4继续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2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