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桥面结构、桁架桥及桁架桥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6751.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彭旺虎;李院军;匡正;张宇锋;雷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6/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胡凌云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桥面 结构 桁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桁架桥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桥包括两榀相对设置的钢桁架和两层超薄桥面结构,所述钢桁架包括沿桥面长度延伸的上弦杆(8)和下弦杆(9),上弦杆(8)和下弦杆(9)跟随超薄桥面结构单元一起制作,超薄桥面结构单元制作完成后,其两侧携带有弦杆节段,施工现场只需要用主桁的腹杆将上、下层超薄桥面结构单元组装成整体的桁梁梁段,所述上弦杆(8)和下弦杆(9)之间通过多根直腹杆(10)连接,相邻直腹杆(10)之间设有斜腹杆(11),斜腹杆的上端与上弦杆固定连接,斜腹杆的下端与下弦杆固定连接;两根上弦杆的顶部安装有一层超薄桥面结构,两根下弦杆之间安装有一层超薄桥面结构;所述超薄桥面结构包括桥面(1)、多根设置于桥面底面下且与桥面宽度方向平行的横肋(3)和多根设置于桥面底面下且与桥面长度方向平行的纵肋(2),多根所述横肋(3)沿桥面(1)纵向依次均匀分布,多根所述纵肋(2)沿桥面(1)横向依次均匀分布;所述横肋(3)内设有第一预应力筋孔道(5),相邻横肋之间的间距为0.60m,相邻纵肋之间的间距为0.9m,所述桥面(1)的厚度为0.08m;所述桥面结构的适用高度为0.40-0.70m,所述桥面结构所占据的高度为两榀桁架间距的 1/30;第一预应力筋孔道(5)内设有第一预应力筋(4),所述第一预应力筋(4)为预应力钢绞线,所述第一预应力筋孔道(5)形状为曲线,从弦杆所在位置到桥中心,所述第一预应力筋孔道(5)逐渐向下延伸;纵肋(2)内布置第二预应力筋孔道(7),第二预应力筋孔道内设有第二预应力筋,第二预应力筋呈直线状;所述超薄桥面结构由UHPC浇筑而成;
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待构建桁架桥的结构尺寸参数,沿纵向分块预制,获得上层超薄桥面结构单元和下层超薄桥面结构单元;
其中,上层超薄桥面结构单元的底部设有上弦杆节段,下层超薄桥面结构单元的两侧分别设有下弦杆节段;超薄桥面结构单元的长度为6m;
S2、在施工现场沿纵向拼装上层超薄桥面结构单元,获得上层桥面结构单元段;在施工现场沿纵向拼装下层超薄桥面结构单元,获得下层桥面结构单元段;
其中,相邻超薄桥面结构单元之间胶接,并通过张拉纵肋(2)内第二预应力筋孔道(7)中的第二预应力筋,实现超薄桥面结构单元的纵向连接;
S3、连接相邻弦杆节段之间的接缝,再通过直腹杆和斜腹杆将上层桥面结构单元段和下层桥面结构单元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桥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1)为凸形双向横坡结构,横坡度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桥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肋(3)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横肋的高度由外至内逐渐增大,以形成横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67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复合钢便桥桥面系统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结冰超耐久拉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