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形扭波导管的双侧扭转成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6072.3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1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周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吉凯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14 | 分类号: | B21D11/14;B21D1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麒***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管 矩形波导管 夹紧组件 伺服电机 扭转 工作台底座 传动连接 滑动组件 扭转成型 左侧传动 反方向 变形 伺服电机转动 生产成本低 变化幅度 不稳定性 滑动连接 生产效率 右侧传动 批量化 右箱体 左箱体 管壁 减小 自动化 加工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扭波导管的双侧扭转成型设备,第一伺服电机经左侧传动组件与左侧夹紧组件传动连接,从矩形波导管一端扭转,左侧传动组件经左箱体安在工作台底座上方,第二伺服电机经右侧传动组件与右侧夹紧组件传动连接,从矩形波导管另一端反方向同步扭转,右侧夹紧组件经右箱体与右侧滑动组件滑动连接,右侧滑动组件安在工作台底座上;由于在矩形波导管两端各采用伺服电机反方向同步扭转,通过控制两伺服电机转动参数,克服了手工扭转的不稳定性,大大减小了材料在变形时内应力的变化幅度,明显减少了矩形扭波导管的局部管壁产生变形,不仅加工精度高,生产成本低,且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更适合矩形扭波导管的自动化和批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作矩形扭波导管的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矩形扭波导管的双侧扭转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波导是一种利用空心金属管或空腔体等制作的微波电路的功能部件,具有传输信号或功率的作用。扭波导又称波导扭转接头,是两端宽边和窄边的方向互换90°的波导,其特点是电磁波通过它,极化方向会发生改变90°,而传播方向并不会改变;在连接波导时,如前后两节波导发生宽边与窄边相对的情况,就需要插入扭波导作为过渡;扭波导的长度应为λg/2的整数倍,且最短不得小于2λg(λg为波导波长);由于其传输电磁波损耗小而被广泛用在雷达领域中。
扭波导通常由一段矩形扭波导管和连接其两端的法兰盘组成,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矩形扭波导管的放大立体图,在其成型之前,该矩形扭波导管900为一段横截面呈长方形的直线型空心金属方管,而扭转成型之后,该矩形扭波导管900一端910的长方形长边,与其另一端920同侧的长方形长边,在空间上变成相互垂直。
目前传统的制作矩形扭波导管的生产方法是,将矩形扭波导管的扭转成型通过纯手工的方式进行机械扭转或者焊接成型来实现;其中,传统的焊接成型存在有设计难度大、工序复杂、变形大等缺陷;而传统的纯手工扭转成型往往需要在扭转之前,向矩形扭波导管的内部空间填充橡胶、弹簧钢片等辅助材料,然后固定其一端,再绕其轴向对另一端进行纯手工扭转,生产效率非常低下。
而且,传统的纯手工扭转做法,还存在有操作和清洗困难,加工难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等缺陷,并难以保证尺寸精度和扭波导管的内腔表面质量;同时,在用手工进行扭转的过程中,扭转的速度也因人而异,时快时慢,难以控制,材料因变形的内应力难以从扭动端稳定地传导到固定端,更容易造成局部内应力集中,进而导致矩形扭波导管的管壁局部产生变形。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矩形扭波导管的双侧扭转成型设备,可明显减少矩形扭波导管的局部管壁产生变形,且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矩形扭波导管的双侧扭转成型设备,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左侧传动组件、左侧夹紧组件、左箱体、右侧传动组件、右侧夹紧组件、右箱体和右侧滑动组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经由左侧传动组件与左侧夹紧组件传动连接,用于从矩形波导管的一端进行扭转,所述左侧传动组件经由左箱体安装在工作台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经由右侧传动组件与右侧夹紧组件传动连接,用于从该矩形波导管的另一端反方向同步进行扭转,所述右侧夹紧组件经由右箱体与右侧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右侧滑动组件安装在工作台的底座上;且,
所述左侧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夹头、第一主轴、左摆动杆、左摆杆固定块、第一拉紧杆、第一锥形滑盘、第一活动爪组件、第一活动爪支架和第一支撑挡盘;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夹头螺纹连接在第一拉紧杆的右端外螺纹上,且第一弹性夹头的螺纹端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键块,所述第一主轴的法兰端内孔壁上对应设置有适配卡入两个键块的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吉凯微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吉凯微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6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