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加载条件下钛合金锥形压痕代表应变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6001.3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9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吉喆;沈承金;徐杰;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G01N3/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载 条件下 钛合金 锥形 压痕 代表 应变 确定 方法 | ||
1.一种预加载条件下钛合金锥形压痕代表应变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
通过预加载压痕变形模拟,模拟预加应变条件下压痕变形过程,计算钛合金的硬度,通过公式In(H/K)=InC+nIn(εi+εr)进行线性拟合,式中H为压痕硬度,K为强度系数,C为约束因子,n为应变硬化指数,εi为预加应变量,εr为代表应变,求解约束因子和代表应变;计算步骤具体为:
a.计算预应变条件下钛合金硬度:
先建立钛合金预应变条件下压痕变形过程有限元模型;通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计算钛合金不同屈服强度、不同应变硬化指数和不同预加应变条件下压痕硬度;
b.计算约束因子和代表应变:
固定强度系数和应变硬化指数,对不同预加应变量条件下的硬度,使用公式In(H/K)=InC+nIn(εi+εr)进行线性拟合,式中式中H为压痕硬度,K为强度系数,C为约束因子,n为应变硬化指数,εi为预加应变量,εr为代表应变;拟合时以In(εi+εr)为自变量,ln(H/K)为因变量,拟合直线斜率为应变硬化指数,截距为lnC;
拟合时代表应变选取不同的试算值,直线斜率和截距也随之改变,当斜率等于预先选定的应变硬化指数时,代表应变的试算值即为确定的代表应变值,同时通过对应的截距lnC求解约束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加载条件下钛合金锥形压痕代表应变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建立钛合金预应变条件下压痕变形过程有限元模型,具体分为压头和钛合金几何建模以及压头和钛合金应力-应变曲线的确定,压头和钛合金几何建模的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进行模拟,将三棱锥形Berkovich压头压入材料过程简化为轴对称问题;
(2)压头采用与竖直方向夹角70.3°的线段表示,被压钛合金用一个平面表示;
(3)平面的左边施加对称边界条件,底边限制竖直方向的位移,载荷通过压头的参考点施加;
(4)采用四节点轴对称线性减缩积分单元进行网格划分;
(5)在压头附近采用尺寸较小的网格,而在远离压头的位置采用尺寸较大的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加载条件下钛合金锥形压痕代表应变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加载压痕变形过程分为五个加载步骤进行模拟:
第一步,在被压材料平面上边施加竖直向上的预加位移,位移量分别为0%,1.5%,2%,3%,4%和5%;
第二步,去掉预加位移,合金发生弹性恢复;
第三步,压头加载,加载载荷均为4.9N;
第四步,压头保载;
第五步,压头卸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加载条件下钛合金锥形压痕代表应变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头和钛合金应力-应变曲线确定:
(1)压头在有限元模型中简化为刚体;
(2)钛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Hollomon公式来描述:
σ=Eε ε≤σy/E
σ=Kεn ε≥σy/E
其中,σ为应力,ε为应变,σy为屈服强度,E为弹性模量,K为强度系数,n为应变硬化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60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多场耦合环境的原位检测平台
- 下一篇:一种模拟弓网之间滑块磨损的设备